混凝土拌和站基础承载力验算
2019-10-21籍春雷
籍春雷
摘要:混凝土拌和站是桥梁、涵洞等结构物施工的重要生产工具,已在我国施工建设中被广泛的应用。为确保混凝土拌和站安装稳固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拌和站能够稳定高效的为施工项目供应充足的混凝土,本文通过对霍阿高速路基4标混凝土拌和站水泥仓和主机基础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值的验算,总结出相应的计算参数与计算依据,可为相关的工程提供经验与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拌和站;承载力;抗倾覆;验算
近年,基础建设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激增,自建混凝土拌和站能够保证施工需求的混凝土数量和质量,而且具有经济便利,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施工单位青睐。目前各个大型项目更倾向于采用自建混凝土拌和站以保证施工需求。
在实际混凝土拌和站建设中,需解决基础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及各个拌和站结构倾覆的危险。基于此需对以上三个控制指标进行验算,其结果可为混凝土拌和站安全建设和使用提供依据,为保障混凝土拌和站能够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于霍阿一级公路的一段,位于霍林郭勒市郊区,以路基和桥梁工程为主,全程6200米。其中桥梁2座,分别为K31+624霍林郭勒特大桥和K35+958宝村特大桥,全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构筑物工程量大,混凝土需求量大,由于地处偏远郊区,商品混凝土运输不便,项目部决定自建混凝土拌和站,以满足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安排。
混凝土拌和站在K33+350~K33+450右側设置,集中供应混凝土施工,占地面积11423㎡。
2混凝土拌和站的基本组成
HZS120型混凝土拌和站主要由储料仓装置系统、配料供给系统、水泥供给系统、自动供水系统、搅拌系统、电气系统、计量控制系统、气动系统等组成,拌和站构造图如图 2-1所示。其中储料仓装置系统配置了4个仓位的混凝土储配料仓,分别存放大碎石(19.5-31.5mm)、中碎石(9.5-19.5mm)、细碎石(4.75-9.5mm)、粗砂。
3水泥仓基础验算
3.1基础埋深计算
本合同段位于北方地区,土质属于季节性冻土,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当有实测资料时按Zd=h,-△z计算[1];
式中:Zd——场地冻结深度(m);h,——最大冻深出现时,场地最大冻土层厚度;△z——最大冻深出现时,场地表冻涨量(m)。
根据多年实测,当地最大冻土厚度为1.5m;当地土层为不冻涨土层,查表得△z=0。按公式计算场地的冻土深度为Zd=1.5-0=1.5m;
根据规范的要求,本地区基础埋深宜大于此深度,但本地区土层为不冻涨土,基础下可以存留一定厚度的冻土,因此保守取基础埋深为1.5m。
3.2水泥仓的基础承载力验算
3.2.1水泥仓容量设计及荷载计算
本工程混凝土拌和站型号为HZS120,实际生产按生产能力80%计算,即每小时生产混凝土方量为120×80%=96m3。混凝土拌和站一天(以8小时计)满负荷生产量为96×8=768m3。以C50型混凝土配合为例,水泥的用量约为混凝土质量的20%,混凝土密度以每立方米2500kg计,则水泥用量为768×2500×20%=384000kg,即384t。
因此配置4个水泥仓,水泥仓直径2.88m,高9m,每个水泥仓容量为100t。水泥仓空仓及支起架重为20t,装满水泥后总重120t。水泥仓支腿邻边间距2.03m,支腿高5m。每条支腿与钢板焊接,钢板尺寸为长500毫米、宽500毫米,并且埋入混凝土基础内。
F满仓=(M仓+M水泥)×g=(20000+100000)×9.8=1176000N=1176kN
式中:F满仓为单个水泥仓满载和支架的重力;M仓为单个水泥仓空仓及支架的重量;M水泥为单个水泥仓满载时水泥的重量。
3.2.2水泥仓基础设计及其承载力验算
水泥仓基础设计为矩形基础,基础横截面长4.5米、宽4.5米,埋深1.5米。每个水泥仓的基础不相连,基础浇筑C25型号的混凝土,为防止其开裂,中间加固,配置两层钢筋网(φ12mm),每根钢筋间距为300mm,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为500mm。
F腿=F满仓/4=1176/4=294kN;p腿=F腿/A腿=294/(500×500)=1.176N/mm2。式中,F腿为水泥仓满载时单腿荷载;p腿为支腿钢板对混凝土基础单位面积的压力值;A腿为支腿钢板作用于基础上的有效面积。
C25型号混凝土抗压强度取值11.9N/mm2。[2]支腿钢板对混凝土基础单位面积的压力值小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此水泥仓基础的承载力能够满足水泥仓满载时施加的竖向力。
3.3水泥仓地基承载力验算
本项目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对基础采取防冻害的措施。在水泥仓基础侧面回填厚度为200mm的非冻胀性粗砂,以有效防止冻害的发生。经地质勘测,测得地下1.5m深处的土层承载力为200kPa。
单个水泥仓基础重力G基=4.5×4.5×1.5×2500×9.8=744187.5N,取G基=744kN。水泥仓地基的最大荷载包括罐体自重、水泥重和基础自重组成。单个水泥仓地基最大荷载为Fmax=F满仓+G基=1176+744=1920kN。
p基=Fmax/A基=1920/(4.5×4.5)=94.8kN/m2(kPa),式中:p基为基础底面对地基单位面积的压力;A基为单个水泥仓基础作用于地基上的有效面积。
水泥仓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94.8kPa小于地基承载力,因此地基能够承受水泥仓及其基础所产生的竖向力。
3.4水泥仓抗倾覆验算
设计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多年平均季风时风速为4m/s,多年平均风速为5.5m/s,风向多为东北风为主。如图3-2所示。
霍林郭勒属于通辽市,查找规范[3]中的全国各城市基本风压值表(R=50),通辽市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了风荷载值,Wk=βz×μs×μz×W0。风振系数βz取经验值=1.2。圆形截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8。此施工地区属于规范规定的B类地区,5m-15m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取值范围为1.0-1.13,此高度区间μz值变化较小,对风压的计算值影响也较小,保守取风压高度14m处μz的计算值1.10来计算风荷载。
Wk=1.2×0.8×1.10×0.55=0.58kN/m2。
当水泥仓是空仓的时候,是水泥仓最容易被风倾覆的时候,倾覆力矩计算的倾覆点位置在基础底面的最左端点。如果忽略地基对混凝土基础的压力及摩擦阻力,此时水泥仓及其基础整体的抗倾覆力矩为M稳=(F空仓+G基)×0.5×4.5=(20×9.8+744)×0.5×4.5=2115kN·m。风对水泥仓的倾覆力矩:M倾=WkSH=0.58×2.88×9×(9/2+5+1.5)= 165.37kN·m。M稳/M倾=2115/165.37=12.79,故基础满足规范中安全系数1.6的要求。
4混凝土拌和站主机基础验算
4.1主机基础设计及其承载力验算
拌和站主机是一个立方体仓,尺寸为6m×4m×5m(长×宽×高)。承受风力最大的面为6m×5m。拌和站主机下面的支腿高度为4m。主机每条支腿与钢板焊接,钢板尺寸为长500mm、宽500mm,并且埋入混凝土基础内。基础浇筑C25型号的混凝土,为防止其开裂,中间加固,配置两层钢筋网(φ12mm),每根钢筋间距为300mm,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为500mm。每条支腿混凝土基础横截面尺寸为1.0m×1.0m,埋深1.5m。在基础侧面回填厚度为200mm的非冻胀性粗砂,以有效防止冻害的发生。
混凝土拌和站主机自重8t,成品料斗容积8m3,混合料满载重20t,即每条支腿承载7t,每条腿对基础产生的压力为F腿=7×9.8=68.6kN。其单位面积的压力为P腿=F腿/A腿=68.6/(500×500)=0.27N/mm2
每条腿单位面积的压力远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因此混凝土能够承载拌和站主机施加的竖向力。
4.2主机地基承载力验算
主机每条支腿处混凝土基础自重计算如下:G腿基=1.0×1.0×1.5×2500×9.8=36.75kN;
P基=(F腿+G腿基)/A基=(68.6+36.75)/(1.0×1.0)=105.35kN/m2(kPa)。式中:p基为拌和站主机基础底面对地基单位面积压力;A基为主机支腿基础作用于地基上的有效面积;
每条主机腿及其基础对地基的平均压力105.35kPa小于地基承载力,因此地基能够承载主机及其基础的竖向力。
4.3主机抗倾覆力验算
当拌和站主机没有搅拌混凝土时,是最容易发生倾覆危险的时候,倾覆力矩计算的倾覆点位置在基础底面的端点。如果忽略地基对混凝土基础的壓力及摩擦阻力,此时拌和站主机及其基础整体的抗倾覆力矩为M稳=(F'空仓+G基)×(0.5×4+0.5)=(8×9.8+36.75×4)×(0.5×4+0.5)=563.5kN·m
风振系数取经验值βz=1.2。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1.0。此施工地区属于规范规定的B类地区,5m-10m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均为1.0。
Wk=1.2×1.0×1.0×0.55=0.66kN/m2。
风对水泥仓的倾覆力矩:M倾=WkSH=0.66×6×5×(5/2+4+1.5)= 158.4kN·m
M稳/M倾=563.5/158.4=3.56,故基础满足规范中安全系数 1.6的要求。
5结论
混凝土(C25)基础设置在搅拌站的每个水泥仓底下,基础在中间加固。基础尺寸为4.5m×4.5m,埋深1.5m,经验算该水泥仓基础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以及水泥仓抗倾覆能力均符合规范要求。拌和站主机处每个腿处浇筑C25型号的混凝土基础,基础在中间加固,尺寸为1.0m×1.0m,埋深1.5m,经验算主机处基础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以及主机抗倾覆能力均符合规范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拌和站设备安全稳定!
拌和站水泥仓及主机是否平稳牢固,是拌和站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经过科学的计算验证,才能使工程施工顺利的进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