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究

2019-10-21王雪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王雪丽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课堂活动每个环节贯彻素质教育,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渗透素质教育。文章中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几点素质教育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活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素质教育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不仅仅讲授基础知识内容,还需要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加强课堂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处于课堂主体位置,以為开展课堂讲解活动,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师生互动和交流比较少,缺少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的课堂活动中,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和掌握长度单位,掌握厘米、分米以及米之间的换算,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为了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开展,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每个小组三个成员,一名学生选择需要测量的物体,一名学生开展测量活动,最后一名学生负责观察,及时发现测量中的错误。在具体的活动中,采取轮换体验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测量知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换算,掌握测量单位的换算以及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活动方式可以丰富学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实现学生素质教育。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整个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单纯性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实现学生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注重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课堂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三角形知识内容,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通过观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相似点,如流动红旗、斜拉桥、衣架、警示标志、自行车等。通过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其有着怎样的特点,引入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在学生观察之后,组织学生借助绘画绘制相应的三角形,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说一说三角形中主要有哪些部分?并且讨论这些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点?在课堂活动中,结合自身所绘制的三角形,了解三角形概念的形成过程,深层次理解三角形概念,根据三角形的深入观察和探究,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借助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加深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素质教育。

三、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渗透寓教于乐理念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喜欢故事和游戏,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深层次发掘教材内容,融入相应的游戏活动,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感受数学知识学习乐趣,有效渗透寓教于乐理念。借助这样的有效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的课堂活动中,课堂导入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班级中的座位、电影院的座位等,对自身位置进行描述,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行与列的概念,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说出一个行列如“三行四列”,相应的学生起立,并且说“到”,说出一个位置,快速的坐下,被点到的下一个人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在具体的游戏中,实现学生从具体座位向抽象平面图转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方向和位置感。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活动氛围,实现学生素质教育。

四、注重课堂操作探究活动,培养自学和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不少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锻炼其动脑动手能力,有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课堂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圆锥和圆锥实物(纸质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利用剪刀将其剪开,观察圆柱、圆锥剪开后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如何计算其表面积。如圆柱剪开之后,得到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结合对展开图形的观察,掌握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相关部分的关系,推断出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在体积公式推导中,教师展示相应的圆柱模型,圆柱按照一个的角度分成若干份,组成相应的长方体,通过对比和观察,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在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公式关系的探究中,组织学生通过漏水或者漏沙的方式,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实现学生素质教育。

五、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素质教育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实现课堂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吉林教育,2018(12):78-78.

[2]  高美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未来英才,2016(3):176-177.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