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关键要点

2019-10-21罗亮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凝聚力实践研究小组合作学习

罗亮

摘 要:为了提高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初中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将体育和现实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将初中体育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研究发现,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同学之间关系,增加同学之前的友谊和情谊,这有助于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凝聚力 实践研究

引言

随着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健康的发展,不重视运动的重要性,导致在教育业也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发展,很多高中学校因为重视高考因此一周只开设两节体育课,这是不利于高中生的发展的,目前甚至是蔓延到了初中阶段,将初中生的体育时间压缩,以便为了更好地提高升学率,但体育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重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如此。初中阶段是一个开阔自己视野、大量学习各种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会影响到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学习,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阶段,因此,在这个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但目前初中体育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就是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引进体育教学之中,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1]

一、关于初中生

1.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时期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初中生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变化都是很重要的,初中生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情绪多变不稳定、处于人生的叛逆期。生理上的快速成长给他们带来一种成人感,他们渴望独立,但是自己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还需要父母的帮助。这个时期的他们是十分敏感的,他们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就会发怒或者自卑,特别是学业上的挫败感对他们的情绪影响,如果不能在学业上得到成就感,他们会十分容易放弃学业。据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辍学率是十分高的。他们这种假性“成人感”会促使他们面向社会,走向社会,但是自己并不具备踏入社会的能力,因此也会慢慢地在现实中迷失自我,甚至自暴自弃,走向弯路的也是不计其数,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张某是一名初三学生,老师布置了一道數学题,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的一个情况,所以他需要很努力认真地去思考这道题的解法,然后才能做出这道题目。但是他旁边的同桌是那种学习成绩比较好,头脑比较聪明的同学,因此,他很快就做完了,在那边玩耍聊天,看着旁边努力解题的张某,这名同学就对张某说,“我已经做出来了哦,你还没做出来啊,你怎么这么笨啊。”张某觉得十分羞愧,认为同桌在嘲笑他,然后张某就把同桌推翻在地,导致同桌头部受到重创,赵某不仅被学校处分,而且还出了一大笔赔偿费,这是十分不值得的。而这个事件说明,高中生的情绪是十分不稳定的,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他们生气或者是发怒。

因此初中阶段面临各种各样的学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初中是一个问题众多的时期,他们暴躁、易怒、叛逆、情绪多变,这些都是他们的代名词,但是同时他们也是十分迷茫和敏感的。因此,正确处理压力是当前初中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他们还不成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压力。有研究表明,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会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所在。而目前现代教育的体育课面临着严重的教学问题,老师上课仅仅是上课而已,并没有将同学们团结起来,同学们看似是一个整体,其实是分了小团体的,大家都喜欢和自己玩得好的朋友玩,这是不利于班集体的凝聚力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2.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内向的孩子更加融入这个集体,对他们的人格改善也有很大的帮助,他们会更加认同这个班集体。比如这样一个案例,某个班级有一个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孩子,因为成绩不是特别好,所以老师对他不是特别的重视。他的身材也是属于十分矮小的那种,因此总是容易被人忽略,他自己也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没有看见过他和别人主动交流过,他身边很少有比较亲近的朋友,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即使有人和他搭话,他说话也是支支吾吾的,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人。但其实他也是渴望朋友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和人相处罢了。因此,教师团队对班该学生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分组的时候故意将外向和内向的自己分到同一组,让外向的孩子带动内向的孩子,并且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关心和爱护。在体育课堂同时也设置一些团体小游戏,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个学生开始慢慢变得开朗和自信,愿意主动和人交往了,也慢慢地开始有着朋友,他的变化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最好的见证。[2]

3.实践研究

为了解决当前班级面临的问题,体育教师团队做了全面的分析,具体的措施如下:

第一,体育老师对于整个班级的情况肯定是不如班主任知道得清楚的,所以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全面了解班级每个人的状况和主要的性格特征,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了解。

第二,就是在分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组的时候要将内向和外向的人放在一个小组,脾气都很差的人要分开,这是一个分组的技巧,不能让玩得好的人在一个组,因为这样也会形成组内小团体,不利于各小组的凝聚力的形成,最好是互相都不熟悉这样可以重新认识对方,建立新的友谊。

第三,最重要的就是设置一些可以提高团体凝聚力的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缓解压力释放压力,同时也促进班集体建设,比如十八罗汉等等团体游戏都可以。

第四,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小组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自己在这个游戏或者活动中学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不管是开心或者不开心地都要说出来,组员之间可以给予反馈,老师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同时也要对学生共情。

参考文献

[1]袁兴亮.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泾川县泾明中学2015(13).

[2]李小霞.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凝聚力实践研究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