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2019-10-21白彩虹
白彩虹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我院2017年8月至12月共发生护理事件1100例,其中护理不良事件19例(1.73%),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并对2018年1月至10月之间发生的1200例护理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9例(0.75%)低于2017年(1.73%),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加强对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对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安全隐患;对策
介入手术室是保证各项介入诊断治疗工作的场地,不但人流量大,工作节奏快,并且前来治疗的患者的病情还比较复杂。在此任何环节中出现疏漏都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对手术的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不但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还对护理安全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本院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本次研究对2017年8月至12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潜在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介入手术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5年12月成立介入手术室,以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模式进行了管理,本科室设立了5个手术间,主要为心内科、脑血管中心、肿瘤科、新儿科和血管外科。本科室共有护理人员16名,男4名,女12名,年龄21~43岁,其中本科11名,大专5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6名,在2017年8月至12月共配合介入手术7100台次,共发生护理事件1100例,其中护理不良事件19例(1.73%)。
1.2原因分析
对19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有11例为人的因素造成的,并且引发护理不良的事件的主要群体为年龄小、经验少的护士,加上年轻护士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与护患的沟通技巧,在护理手法上缺乏规范性,或者在护理操作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抗压能力弱而造成的;4例为软件因素造成的,包括年轻的护士缺乏系统的培训,医院对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流程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岗位的职责内容不够全面,缺乏完善的双人核对制度等因素;4例为硬件因素所造成的,包括科室缺乏完善的介入材料管理系统,介入材料在摆放上缺乏合理性,由于材料的包装比较相似,科室缺乏完善的设备管护理制度,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使用,没有及时检查和维修相应的设备等;1例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住院环境嘈杂所造成的。
1.3管理对策
(1)保证护士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由于本科室护理工作具有极强的应急性,并且工作环境比较紧张,这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极强的责任心,还应具备准确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对学习落实的护理核心制度给予强化。如给药制度、物品设备的管理制度等,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2]。护理人员还应将已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作为案例,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和学习,避免再次发生。组织年级较轻的护理人员配合护理模拟演练,并对其进行护理安全教育,进而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其护理安全的意识。合理的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护士长在人员安排方面要合理,保证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适当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而提高其防范和应对的能力。
(2)对科室的软件进行优化。
对上年度分析的原因中,有4例是由于软件因素所造成的,因此,软件因素也是导致护理差错的根源,科室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本科室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软件因素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并征集了参与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建议,对其进行了优化。对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护士培训计划给予修订,并将介入手术中所涉及的器材知识加入其中,让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的介入手术知识。并对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针对介入手术的不同种类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补充,并在核对制度中增加一些关于植入性介入材料管理的内容,包括在材料的使用上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另外,还要对介入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关键做好把控,尤其要重点关注护理中可能会发生危险的高危环节,加强对此环节的整治,遵循相应的原则,如常规范、常强调、常检查和常考核[3]。常见的护理中高危环节包括接患者进入病房,护理患者跌倒或者坠床,保证患者静脉通道的顺畅,预防院内感染,密切观察等候区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配药给药介入器材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流程错误,当手术中出现经济情况时,护理人员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抢救工作。
(3)对科室的硬件进行改善和优化。
对上年度分析的原因中,有4例是由于硬件因素所造成的。因此,介入医疗材料也是保证介入诊疗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介入治疗材料的品种较多,范围也比较广,更新速度快,科室用量大,对其安全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加强对介入治疗材料的管理对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入材料的管理主要是为医生以及护理人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治疗材料。由于本科室介入手术治疗中的材料管理均是按照Excel表格进行手工录入的,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增加了差错的发生率。通过对2017年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有4例是由于硬件缺陷造成的,質控小组对此进行分析后,在2018年1月安装了统一的管理系统,所有的药品使用、入库、出库等均采用扫描条形码实现,实现了对介入治疗材料的信息化管理,不但提高了对介入材料的管理效率,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极大的避免了耗材的失效、受损、用错等情况。
(4)为患者营造安全的护理工作环境。
护理管理人员要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为科室营造一个安全的文化氛围。护士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对护理安全的态度和意识,并建立分析和利用安全事件的管理机制,促使科室内部形成人人重视的护理安全科室文化氛围,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科室病房工作人员较多,嘈杂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工作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院对环境管理的制度进行了优化,进而为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2017年8月至12月与2018年1月至10月之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計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
2结果
2018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例,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75%)低于2018年8月至12月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73%),差异明显(χ2=3.264,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介入手术室是医院中的重要场所,其内部护理质量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护理管理中注重了对问题的分析,但是却缺乏对潜在问题的预见性[4]。本次通过对2017年19例不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介入手术室中存在的潜在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包括人、软件、硬件、环境等。针对上述分析出来的因素,本科室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在此过程中,要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具体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75%)低于2017年(1.73%),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医院加强对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对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锦霞,高美玲.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151-154.
[2]汪玲,黄宇,张宇.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3):163-164.
[3]梁月娥,王志英,陈璧珊等.介入手术室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89-91.
[4]王小锋,庆笑春,何晓霞.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6(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