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选择习作素材
2019-10-21柴勇李彩锋王丽
柴勇 李彩锋 王丽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教二十几年来,我大多任的都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指导小学生写作成了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按理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手机、电脑、电视的普及,让孩子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另外,周围家乡的仓颉园、馒头山、老君山等旅游景点孩子们也没少去过,他们经历过天真烂漫的生活乐趣,游覽了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目睹了城市乡村的旧颜新貌,这些都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写作材料,可一直以来,孩子们大部分惧怕习作,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去写,他们的材料或是从优秀作文选中搬来改头换面,或是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明明自己没去过长城,缺详细的记叙了游玩长城的见闻;明明自己的妈妈没有背自己去医院,缺偏要说妈妈在一个下着雪的又冷又黑的晚上背着生病的自己去医院,这样的作文,材料人是虚的,材料是假的,感情是不真实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回归生活本真。
选取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写自己实实在在经历,善于挖掘它蕴含的深刻意义,小中见大,最容易把他写具体,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如《盼》这篇课文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经典之作。我问学生:“课文选取了那些事例来表现中心的?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喋喋不休的说开了,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趣事仿照本文的写法下下来,同学们大概觉得这次的作文有内容可写了,都拿起笔开始写作。
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鸟虫鱼兽都是学生写作的很好素材。而学生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因是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引导学生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了解生活。有了活生生的感性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的八生活表达出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能力,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否则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学生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比千斤重。如城市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现代化的游乐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秀丽的山川,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等。在家里,爸爸、妈妈讲了什么新闻;客人来了,谈了什么有意义题;上学路上,看见了那些新鲜事物;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哪些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等,都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体验,并学习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懂得作文并不神秘,而是使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语言才有根基和生命力。
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丰富自己的见闻
为了开阔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我 教师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春天,带学生去春游,去郊外放风筝,尽情享受可爱的春光;秋天,带学生去田野,享受丰收的喜悦;冬天,带学生观赏大雪飘飘的仙境,对雪人、打雪仗。这些生动又趣的活动,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这一系列活动,不但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起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使作文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启发勤于记录,丰富自己的感性材料。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并不会自然而然的留在学生心里,成为写作素材。因此,我引导学生把平日自己做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那些感兴趣的内容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我——最的事》,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个个都急于表达,乐于表达,写出来的作文既真实又不失精彩。学生自己参与或虽未参与但也耳闻目睹的事情,如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班级组织的各种比赛,课间的游戏,课堂上的某个情景,家里的趣事,菜场,商店,车站等公共场所遇见的事,事无大小好坏,只要看的真切的,听得明白的就都可以写。有一个学生写了爸爸妈妈吵架这件事,她不但把为什么吵,怎样吵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还真实的写出了他当时的感受及对此事的看法。其实,这就是一篇好的作文,这就是真正展现真实生活的好文章。
只要是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东西,学生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就不会“无话可说”,不会千篇一律。生活像大海,到生活中去,采撷属于自己的最美的浪花,用心去雕琢,写成最美的文章。最美的东西,就是生活中最真、最朴实的东西,经历了苦苦找寻才会发现,他就在我们身边,这个过程必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