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颅内压监测在脑室外引流护理中临床应用的体会
2019-10-21李威陈娜
李威 陈娜
关键词:颅内压;脑室外引流;护理
动态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及时判断病情,并合理把握手术时机,提供有效的指征。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高压,以及梗阻性脑积水等急重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常见的测压装置。通过颅内压数值结合患者头颅CT结果情况,配合医生工作,综合判断、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有利于预防和改善恶性颅高压及脑疝形成,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本次研究随机选取60例脑室外引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颅内压监测装置在脑室外引流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8年9月之間收治的脑室外引流术的60例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分为两个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4岁~72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5岁~70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两组均入院后行脑室外引流术,研究组予以颅内压监测装置来测定颅内压力变化情况,对照组予以单纯脑室外引流,通过患者血压及患者瞳孔大小及光反应情况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变化,瞳孔大小及光反应情况以及GCS评分,脑疝发生情况。
1.4.1判断标准
依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将脑出血患者预后分为五级,1级(基本治愈),2级(显效),3级(好转),4级(植物生存),5级(死亡)
1.4.2护理方法
1.4.2.1连接脑室外引流管
患者术后回房,固定脑室外引流瓶悬挂于引流架上,引流管出口的高度距侧脑室(大约在患者外耳道水平)10~15cm或遵医嘱调节,并予以妥善固定,防止牵拉及非计划性拔管。禁止随意调节引流袋的高度及床头的位置[1],位置过高影响脑脊液引流,使颅内压增高,过低使脑脊液流失,导致颅内压降低。
1.4.2.2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研究组予以监测颅内压装置,妥善固定好脑室引流管和颅内压监护探头,监测前正确调整传感器对应的零点数值,设置报警参数,遵嘱颅内压监测Q1H,密切观察颅内压数值,应观察监测仪上颅内压的波形及参数,避免各种引发颅内压升高的诱因。
1.4.2.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脑室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并每小时记录患者意识状态[2]、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医嘱控制血压变化,及患者肢体活动肌张力情况,察看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4.2.4保持引流管通畅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通畅的脑室外引流管中的液面可随患者的心率及呼吸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10mm 左右,如波动幅度减少,可能为部分通畅;如波动停止,则表示完全不通,应及时通知医生。可以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或用尿激酶进行脑室外内注药,禁止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造成颅内感染。并且根据患者体位调节引流装置的位置,对于烦躁不安不能从嘱配合的患者,应妥有效善固定引流管,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向家属及患者做好宣教。
1.4.2.5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可以根据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判断患者的病情情况。一般患者术后 1~3d 引流液可出现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淡红色或橙黄色。若引流液变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可能怀疑为颅内感染,应留取脑脊液生化标本送检。
1.4.2.6切口及敷料的观察与护理
保持患者头部无菌纱布的清洁,枕头下放无菌一次性治疗巾,并予以每日更换,以防伤口感染;如果伤口敷料被血液或渗液浸湿或异常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予换药及更换敷料。换药时保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人员走动,创建最大化的无菌区域。
1.4.2观察组和研究组的观察情况
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观察内容可以看出患者患者的个体化,患者当出现颅内压中度增高时,除了血压可以增高时,其他观察指标未能立即反应出来,然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也容易被忽视,未能及时发现异常予以进行处理[3],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机会。
2.结果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患者从治疗效果中生存率要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和伤残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综上所述,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是及时反应颅内压力情况的重要依据,能够及时准确观察到每个瞬间颅内压情况,对病情进展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针对脑室出血术后病情分析及治疗有重要参考及临床指导意义。严格掌握好颅内压监测护理要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能够有效的达到治愈、提升预后治疗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晓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97.
[2] 王东兵,高广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对其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04-104,105
[3] 李云霞,舒阳.颅内压监护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