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
2019-10-21刘玲潘琳王燕
刘玲 潘琳 王燕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基于此给予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论:对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心理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具有发病紧急、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后遗症较多的特点,这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此,本文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分析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接收的脑梗死患者86例,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3例患者。心理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均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1±3.45岁;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均在5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4±3.14岁。
1.2实验方法
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基于此给予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倾听患者的问题
为了做好对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倾听患者的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并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和解决心理问题,向患者讲述成功治疗案例,以此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1]。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注意态度的亲和和语言的亲切,进而另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语言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困惑,并注重观察患者的细节变化和情绪变化,主动关心和询问患者,做到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2.2做好对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另患者家属明确心理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其对患者进行科学心理护理,另家属做到主动关系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情感支持,在减少患者孤独不安情绪的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要叮嘱患者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和经济问题,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1.2.3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
结合患者心理素质、文化程度、情绪状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排解不良情绪和解决心理问题[2]。针对焦虑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并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向患者介绍脑梗死相关治疗护理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针对抑郁问题,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热情积极的护理态度,另患者感受到被关注的感觉,同时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进而帮助患者调节自身情绪和减轻心理压力,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提高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此外,针对易怒、易激动等情绪,护理人员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全面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心理护理方式来巩固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选择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为观察指标。
1.4数据处理
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2.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1.45±2.48分和35.14±3.47分;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9.45±3.47分和42.42±5.16分,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不但需要承受来自疾病的痛苦,还需要承受来自治疗过程的痛苦,如气管插管操作、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这些治疗操作不但会给患者造成疼痛感,还会另患者出现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放弃治疗的情况[3]。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完成基础护理操作的同时,开展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此来确保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细心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情绪疏导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因疾病和治疗过程而产生的不良心理状况。
在对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患者在患病后,可能因为一时不能接受这一事实而出现悲观和厌世等想法,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明确不良情绪会对后续治疗效果造成影响[4];第二,患者出于对治疗小鼓的担忧,可能会出现恐惧和不信任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和治疗工作的信心,确保患者以相对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后续治疗。
本次实验数据说明了,对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性应用价值,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慧.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2:162-163.
[2]杨敏,刘敏.预见性护理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2:230-231.
[3]王敏.重癥监护促进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效果[J].河北医药,2016,3801:142-144.
[4]张珍珠.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8:123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