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

2019-10-21尤道济

名城绘 2019年4期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生产优化策略

尤道济

摘要:自动化机电技术的有效引入提高了煤矿产业的工艺安全性,在前期管理中有效防治了坍塌、爆炸等负面影响的危机。因此,需要全面优化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的运维精准度,进而降低安全隐患现象的发生。本文就现阶段煤矿机电技术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生产;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一、现阶段煤矿产业生产情况概述

煤矿产业大体包括焦炭、铁矿石、石油等原料的开采,其技术直接推动了我国工业、矿业的良性发展。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煤矿产业的开采技术和开采还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和方法问题,直接影响了专业化的操作技术,甚至造成了相应的环保问题,违背了生态、绿色环保的城市化理念建设[1]。因此,需要在生产中重视产能的提高和机电技术的运用方法,保证设备的运用建立在合适的安全管理技术当中,进而优化安全实施的操作规范,保证产业的基础运维水平的全面提升。就现阶段煤炭产生产情况而言,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校准,改善操作方法,并合理地降低废气、废水现象的发生,合理控制其产量的提升,对生产的精准性的提高也有着精准性的调研。

二、存在不足

(一)设备老化问题

现阶段煤矿机电技术的运用中,机电技术的运用、管理不规范会直接导致设备性能发生破坏、管理不科学的影响,对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不利的影响。如设备老化的问题会直接造成元件丧失原有活性,进而导致范围内的工作量成倍放大,机械的工作负荷会造成承载参数发生改变,严重制约了工艺的精准性。同时,若某些重要设备不及时进行技术跟新,会导致其为维护操作的方法老旧,放大了工作的困难度。特别是故障诊断和故障排查环节的操作中,仅适用传统工艺不能明确确定故障具体位置,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资金链问题

由于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采购活动、修理技术的不科学,会直接导致机电设备的成本控制技术不精准。同时,管理人员的意识不到位,将煤矿产业的工作重心放置于开采的环节当中,完全忽视了机电技术管理重要性,导致管理工作仅处于表面化运维。另外,工艺的创新意识不强,管理人员不能将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拓展与实际开采当中,也会降低产业的工作效益。

三、优化措施

(一)强化体系模式,注重设备管理

1.制度体系

技術人员需要优化现阶段的管理体系,根据现行GB3836体系内容进行相应制度的拓展,全面分析管理体系中的操作方法与实际环境的兼容性,有效融入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进而确保各项操作工艺均切合质量体系标准。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保证机制和监管措施,拓展相应的赏罚体系和责任意识,全面实践新型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效消除工作人员的应付心理,确保管理责任意识能够深度落实至制度管理中。另外,需要全面落实各部门意识,有效精准管理细节、工艺细节,提高责任的追究体系。

2.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必须规范程序化的操作模式,并利用4D全景技术有效监控管理方针的可实践性。因此,需要在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要求管理人员利用模式化的体系内容进行质量分析,调研工艺的精准度。同时,需要使用MGIS(矿区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进行精准性的技术管理,保证核心工艺能够依据“总体规划、布线试验、网格绘制、参数分析、初调和复测、优化调整、精准生产”的流程进行相应的实践,保证各项操作工艺均能在系统的监管中进行细化拓展。在这过程中,需要对采购的电缆型号、电缆参数进行分析,保证其接口处维持密实状态。若管理过程存在漏洞,需要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后对其进行复检操作,保证设备能够达到标准需求[2]。

3.监管体系

必须确保监管体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使用相应的监管模型技术检测,进而提高机电设备的操作精准度,具体流程如1所示。

通过拓展该模型监管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基本监管框架,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模式对各项操作步骤进行技术性监管,对比各操作的合理性,最终确保监管的科学性。同时,监管人员需要不定期的开展检修会议,要求技术人员严格依据管理模式进行操作,保证机电设备的模式监管能够通过验收单的确认进行相应的技术调研,最后确保机电设备均处于正常模式工作。最后,需要技术人员对重点环节进行系统的监察,运用复测的办法保证循环体系的科学性,最后进行相应数据源记录,为设备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二)完善科技创新,优化资金投入

必须着力于融入创新型技术的操作模式,有效改变传统机电技术的劣势,进而确保诊断、管理、审查模式的科学化。因此,需要加大相应的技术投入,主动将MGIS技术和对应的监管软件融入产业的开发当中,全面监管各工艺的材料需求,工艺需求和诊断需求。同时,需要在过程中提高安全事故的危机意识,促使技术改善能够全过程的适应于管理模式,确保诊断操作、管理操作、决策操作模式的“一体化”,帮助技术人员能够更快的发现相应的操作问题,体现安全生产的工艺理念[3]。另外,需要加大诊断、监管软件的检查频率,设置最低参数的保护方法,保证核对方法和测试方法的科学性,最终通过自诊断系统进行参数值的对比、分析、记录,确保设备性能的良好。若存在设备老化现象时,软件应进行告警预示,要求技术人员及时更换机电设备,提高设备的功能性。特别需要注意对风电闭锁装置的测试频率,保证每个月检测频率最少为3次,确保电流整定值的规范性。最后通过相应的记录对比,为煤矿后续工作提供参数支持。

四、结束语

有效精准机电技术管理的方法,能够全面实践煤矿产业的安全生产的本质,不仅有利于产业安全系数的有效提高,还优化了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因此,需要精细机电技术管理的内容,加大监督、核查的水平,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技术保障,从基础中提高了产业管理、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贺宇东.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7(22):99-100.

[2]吕添甜.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142-142.

[3]石立军.新时期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10):34-35.

(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临汾天煜恒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煤矿机电安全生产优化策略
煤矿机电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