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9-10-21熊清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熊清红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真实学情、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知识特点去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去参与数学知识学习,让原本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讲解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合理创设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技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去创设出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蕴含在具象的问题情境当中,以此去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以及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去触及知识内核。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展开策略探究。

一、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刻意设计的“悬念”会非常感兴趣,能够激发其探究的积极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把握好新知与旧知间存在的矛盾去设置悬念,抑或是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知识点去设置悬念。而悬念的巧妙设置能够带给学生更加强烈的思维冲突,从而激发其探究热情。

比如,在讲解“3的倍数的特征”相关内容之前,教师便可让学生随意报出一个数字而自己立马能够知道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纷纷报数,很多学生报出的较大数同样难不倒老师,在学生的笔算验算下都验证了老师回答的完全正确。学生在“感叹”之余不禁会产生疑惑“老师是如何做到这么快就知道结果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悬念,教师便能够引导学生去展开新知探索,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明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知识前,教师可在课前导入阶段告诉学生:“你们随便画出一个三角形,只要告诉我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能知道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经过几轮测试验证后,发现老师说得非常准确,便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便是教师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体现,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提出,要教会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且尝试着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对生活与社会的认知也不断丰富,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且客观的认识,并且更愿意去学习数学知识,则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且联系生活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重视身边的数学。

比如,在讲解“统计”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感兴趣的事情去展开调查统计,如班上同学的身高和年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同学最喜欢的学科是哪一个?然后结合自己的统计数据去制作出统计表或柱形图,通过分析去找出其中规律,说出自己的看法。又如,在讲解“克与千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家里不同物品的重量,然后说出不同物品的称重需要用到哪种工具最为合适。如此一来,学生在这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情境中去学习数学知识,更能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则进一步高涨。

三、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需要结合教材知識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真实学情去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而在活动中需要巧妙地融合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去创设出更多富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展开活动,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进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讲解“找规律”相关内容时,待新课讲解完毕之后,为了让小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便可创设出“给围巾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这一情境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大胆尝试与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愉悦。同时,教师还提出“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好看?”,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实际应用价值性的思想。通过借助活动去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数学思维得到良好培养,更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孩子更习惯于用直观形象的思维去理解知识,而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明显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探究如何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够将抽象数学知识以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图文并茂的课件中去感知知识的“真实存在”,进而更有兴趣参与其中,认真学习数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去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结合所教知识特点,立足教学目标去直观地展示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比如,在讲解“圆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有效理解圆能够转化为近似平行四边形这一说法,便可利用多媒体去创设出具体的问题情境: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圆切分为8个大小一样的扇形,将其相互拼接在一起能够得出怎样的图形呢?学生经过讨论与观察多媒体演示,去引导其认识到如何拼接能够形成近似平行四边形;其次,倘若按照上述方法将圆切分为16等分,是不是同样能够得到近似平行四边形?学生经过讨论和观察,会有所体会;最后,教师在提出问题“将圆分为8等分和16等分,哪一个小扇形拼接出的图形更加接近平行四边形呢?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规律呢?”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便能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去建立起圆与平行四边的联系,更有助于知识的接收。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渗透在问题情境中去进行讲解,不仅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层次与教学知识重点,保证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