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夜喜雨

2019-10-21范洪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范洪玲

摘 要:“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都展现了阅读的突出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效挖掘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学习现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语文新课标表明,展开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对于阅读内容有所想、有所悟,从体验中获得理解,得到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优质的阅读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印象,促使学生能够高效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阅读量的增多能够促进理解力的提升,理解力的提升则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兴趣的引导下则能够让人热爱阅读,喜好的驱使则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知识面,即能获得整体的提升[1]。”类似绕口令的语言中无一不再展现着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的有效性。“好雨”的“好”展现在它能够给万物生长带来活力、生机,也在于它的及时出现。小学阶段是针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最为有利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攒语言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抓住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低段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吸引学生关注,可以给学生推荐绘本类故事书、童话书。中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质书籍,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高段教学中,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含有深度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有效阅读的方法。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是一步达成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与进步。好似春雨浸润大地,发挥着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1.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學生兴趣

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热爱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中,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体会和感悟阅读内容的中心主题和思想情感。教师可以联系阅读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情境,促使阅读教学过程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想[2]。

例如:在《日月潭》的教学中,本文内容主要是描绘台湾日月潭的优美风光,展现了日月潭不同时间段的风景特点,体现了作者对日月潭风光的赞美之情。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感受日月潭的迷人风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月潭的照片或者介绍日月潭的小视频,将风景迷人的日月潭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对于日月潭的风景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由此进行课文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美景,还能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日月潭的喜爱。

2.贴近生活展开阅读教学

小学生仍处于身心发展初级阶段,生活经验、学习经验都偏少,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进行阅读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获得阅读感悟,促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例如:在《父亲的菜园》的教学中,文章主要表现了父亲通过辛勤努力在贫瘠土地上种植蔬菜的故事,彰显了父亲勤劳、执着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敬佩之情。由此,教师可以引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自己家里或者邻居家种植菜园的呀?他们为什么要种植菜园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饮食需求还是因为其他的呢?”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家或者邻居家种植菜园的想法,然后与文章中父亲的态度进行对比,明确其中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父亲坚持不懈的努力。

3.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关注

阅读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还要有效联系课本教学内容,挖掘阅读内容的细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更加易于体会文章表露的情感,获得心理的发展与成长[3]。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教学中提出问题:“是什么驱使父亲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仍然在坚持?同学们可以持续30多小时不吃喝吗?”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父亲连续不断地挖掘了36小时,在此期间经历的绝望、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从而感受了父亲对阿曼达深刻的爱。促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日常生活中自己与父母相处时候的样子,从而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感受亲情的力量,促使学生的心中爱意满满。

结语

阅读是享受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遵循新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夯实基础。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着手,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获得心灵的深华,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21.

[2]唐正莲.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19(18):20.

[3]唐努尔·热合木拜.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