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赏识教育理念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
2019-10-21郭兆军
郭兆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赏识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赏识教育能有效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也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本文通过了解赏识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分析应用赏识教育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理念 优化措施 中小学 课堂教学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尊重”作为赏识教育的核心要求,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需要“信任学生、激励学生、提醒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作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设较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在符合自身心理需求的环境中学习相关知识、健康成长。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本身已经存在自尊的心理,此时,若教师能以赏识教育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感觉到被尊重、被赏识的感受,进而使其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由此可知,赏识教育能有效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作用;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其能从客观角度反思自身,进而健康成长;赏识教育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师能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1]。
二、应用赏识教育理念开展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缺乏赏识教育观念
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仍然使用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没有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在授课过程中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参考,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性差异,导致学生无法挖掘自身的优势与闪光点,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会改变学生的性格,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存在一些失败的。
2.赏识对象出现偏差
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平时会很“赏识”那些学优生,但整个班级中最需要教师“赏识”的学生其实是学困生群体。学困生群体因为日常学习过程中始终无法得到好的成绩,因此可能存在一些自卑心理,此时,教师需要利用赏识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进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因此,这部分教师的赏识对象出现偏差,会直接影响学困生的成长。
3.赏识教育中教师的态度存在偏差
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会忽视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进而选择一副死板的面孔面对学生,导致整个赏识教育的过程不像是在“赏识”学生,反而像在“赏赐”学生,这样会阻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从而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三、赏识教育理念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措施
1.遵循赏识教育原则
(1)合理性
教师在利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始赏识教育。但学生本身的需求也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赏识方式的合理性,即使学生的需求是合理的,也应当分清该需求的阶段性。例如班级上的学困生本身基础较差,还存在上课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坏习惯,若盲目使用赏识教育,反而欲速不达,无法达到原本的目的。教师要能确定赏识教育的应用方式,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针对性
教师在利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时,需要正确认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了解其家庭环境、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使教师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并在后续的赏识教育中将一般的赏识内容转化成为具体的激励方式,了解班级内所有学生的长处,全面赏识学生的优势,并能对学生本段时间内的成长与进步进行针对性的赏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3)教育性
教师在利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时,需要以学生实际问题(情感、心理、动力等)的解决为根本目的,要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需求层级,并以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等内容为基础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能时时刻刻对学生保持熱情。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逐步挖掘自身的潜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
2.树立正确赏识意识
教师在利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时,需要树立争取的赏识教育,中小学生产生并树立自信心需要借助外力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赏识意识,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成长进步,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下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3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抱有热爱的心情面对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以平等、友爱、尊重的心情对待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使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能更好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使其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信心。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设计的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时针对学优生,还要针对学困生提出问题,使学困生、普通生都能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问题分析的过程中,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的表扬也可以使其学习自信心不断提升[2]。
结语
赏识教育能引导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优势与闪光点,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并养成积极进取与自主学习的学习观念。而教师也会因为赏识教育学会理解与宽容,能更好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负面情绪,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使教师能积累更多教学经验。因此,赏识教育不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作用,还会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产生影响,只有积极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作用,才能全面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郑丽兰.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08):159-160.
[2]孟创.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书育人,2016(0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