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019-10-21萨日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

萨日娜

摘 要:儿童时期是"古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年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也是少年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经典诵读”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它会教人感受生命中的真善美,塑造人的心灵。经典诗文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的好方法。通过将传统诗词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教改中实现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从传统的蒙童识字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启蒙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古人仅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识2000多汉字,基本过了汉字关,而现在小学6年才能识字3千个左右。我们现代人6年的识字量,古人只需一年。仔细分析《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大学》《中庸》和《论语》等经典古书,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是生字集中出现;第二是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或句子,也就是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呈现;第三是以韵文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把生字集中起来传授,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语学习的全面开展。[1]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

通过这半年的"经典诵读"训练,我觉得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这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很轻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每篇课文读五六遍就会背了,练习或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他们都能出色地完成。我想这与他们一直坚持的每天诵读经典是分不开的。由于我选取的诵读内容本身是传统的启蒙教本,朗朗上口,又是全班同学一起读,学习氛围更好,学生读和比赛的兴致都非常高,有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背了。我想这仅仅是个开始,只要坚持下去,“经典诵读”对学生在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会在我的语文教学中逐步体现出来。[2]

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社会的发展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独生子女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优越的社会环境,舒适的家庭环境,使得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一种惰性、冷漠性、自我性以及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畸形心态。把不良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防患于未然的举措。我在经典诵读内容中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游子吟》的反复诵读使我们学会报答,学会感恩。其实父母的付出又何尝不需要回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在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反复背诵中学会从诚信、忠诚、虚心等方面學会做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这些古典诗词的诵读,从而使学生明白”“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让学生懂得友情的重要,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应该彼此谦让。古代诗文离我们较远,因此在反复诵读中去体会其中的感情,从中学会立人、学会处事的精神,这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浸染与熏陶,提高了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3]

三、拓宽知识面

开阔视野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诗词歌赋。

四、“经典诵读”带给孩子们美的情感体验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因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画面,表达诗人真挚的情感,而备受人们喜爱,流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古诗中包含的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诵一句经典的名言,就能让孩子们品味心灵的愉悦,美的享受。

五、“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使小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爱好和能力。各种经典著作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各个学段的儿童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以浓郁的情趣感知优美的韵律。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朗读技能,就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带领学生共同感受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应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挑选优美的唐诗,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五、“经典诵读”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随着经典著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要让经典传统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地沟通、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开发古典文学的优势资源,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中.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下)(1):127.

[2]蒋朝阳.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11).

[3]邬靓婵.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