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
2019-10-21张芸麟
张芸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应发生变化,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同时,教学空间需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会增加。最终,学生们能体会美术科目的本质内涵,形成愉快的学习体验,审美能力提高,具备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各种美术知识,绘画能力明显提升。
关键词:开放教学空间 小学美术 教学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常规的美术教学方法在改变,教师运用各种新型的理念进行教学,学生的各项潜能被激发,实践能力增强,认识到美术科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各抒己见,沉闷的课堂气氛获得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显,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一、打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需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具备认真负责的心理,注重到每名学生的性格特质,运用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教学。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观念尚未成熟,对待一些事情不能形成良好的认知,当教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后,学生的学习热忱会显著增加,乐于融入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此外,当学生对教师充满喜爱之情后,便能遵守课堂中的各种规则,师生相处变得较为融洽,且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后,学生会积极地融入课堂活动中[1]。另外,教师应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长,若教师的教学态度一直十分严肃,学生可能会产生惧怕的心理。教師需走下讲台,运用各种诙谐的语气来调动课堂气氛,学生与教师间的亲近度会增加,同时,教师合理的把控课堂氛围,教师的个人魅力会极大地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的教学风格新颖,将会获得学生的大力认可,如各种手势、眼神都能形成良好的传达效果。相较于斥责的方式而言,此种方法更能够获得学生的接受,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会显著提升,课堂交流氛围更加优良,最终,课堂学习气氛十分轻松融洽,形成开放的课堂氛围,学生对美术科目充满无限的热情。此外,当学生的绘画作品完成后,不仅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间也应进行互相评价,对于一幅绘画作品来说,每名学生具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在比较各种作品时,会形成崭新的审美感受,绘画能力也会提高。美术与生活存在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都可以变成美术素材,学生应该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将其作为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源泉,学生的学习策略会发生改变,创新能力大增,更好地掌握各种美术知识点。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各种良好的时机,教学计划会更加明确,同时,课堂教学中逐步运用各种优良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思维十分发散。此外,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逐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师生间共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倘若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传达各种知识点,学生缺乏消化理解的时间,思维变得较为僵化,美术教学的本质内涵被丧失。如在讲授《小动物和妈妈》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促使学生观看《小啄木鸟的老鼠妈妈》的动画内容[2]。学生在动画片内容的引导下,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当学生观看完毕后,学生会佩戴上具有小啄木鸟、老鼠妈妈的头饰,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在学生间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老鼠妈妈对小啄木鸟的关爱将能全面的展示,随后再展示其他动物与妈妈生活的场景,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表达观赏完这些动画片的感受,从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片段。
最后,教师全面总结学生的观点,动物与妈妈间的感情十分深厚,令人十分感动,学生们可以将动画片中的情节作为灵感,绘画出一样体裁的作品,学生们会选择哪种动物进行绘制呢,借助何种画面来展示动物与妈妈间的深厚感情呢。在学生们充分的讨论后,思维变得较为活跃,想象力提升,知晓自身所要绘制的场景,教师积极的创设各种活泼的学习空间,课堂气氛会十分轻松。相比于教师单纯的讲授而言,此种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思维获得发散。同时,美术作业的完成度良好,学生全面的掌握各种知识点,最终,作品中充满生活化的齐心,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加,思维变得更加广阔。
三、创造广泛丰富的表现形式空间
现今是信息化的社会,每一个人与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会更加轻松,教学手段十分多元化,同时,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参照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向学生讲述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教学形式会具备新颖的特色,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认识到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如在讲述《神秘的图腾》这一内容时,教师应打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来创造装饰柱,同时,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播放《雨花石》的歌曲,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愉悦,学生的创作兴趣大增,体验造型活动中的趣味性[3]。此外,当学生进行创作时,可能会提出众多的问题,如颜色搭配的美感,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指点,学生们会踊跃发表自身的观念。最终,实践能力才能增强,学生优良的解决各种问题,创作水平迈上崭新的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启蒙性,教师运用常规的教学模式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快乐中掌握各种美术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课堂中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具备开放的特点,同时,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习过程较为快乐,学生的个性被彰显。最终,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美术科目产生重新地认知。
参考文献
[1]刘淑荣.小学美术开放教学点滴谈[J].吉林教育,2018,13(14):110-111.
[2]廖春华.创设生动课堂,开启小学美术高效教学[J].好家长,2018,02(7):18-20.
[3]陈俊锋.关于小学美术创设开放教学空间的研究[J].神州,2012(2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