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21张翠萍
张翠萍
【摘 要】虽然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小学教育的革新,小学数学教学又有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如今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也逐渐突显出来。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达到新的教学目标,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们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本文通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对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然而如今的数学课堂多为教师的主战场。教师们为了早日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经常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重复且单一的课堂中渐渐对数学产生抵制情绪,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如果教学课堂过于乏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反而不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会影响学生的未来课程学习。
(二)师生互动少
数学课堂的普遍形式都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缺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中对知识点的讲解占了课堂的90%,学生缺少动脑思考的机会,很难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课堂中经常是以传授者的身份存在,学生只是听众,师生缺少互动,教师也很難了解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知识点或者存在哪些疑惑,这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讲过很多遍的内容依然不理解、犯低级错误。教师因为不知道学生的疑惑点在哪里而难以对症下药,影响教学进程。
(三)学生的作业量过大
虽然数学是一门需要多次重复进行练习的学科,但是作业量过大反而会产生副作用。给学生留下大量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教师和家长增加了负担,教师要为学生批改大量的作业,家长要延长为学生辅导作业的时间。教师因为要给学生批改作业而缩短了备课的时间是一大损失,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是在课堂上,做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作业量过大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可能会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过多的作业量也会让学生产生应付的想法,只求量不求精,这样也难以达到练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影响课堂效率。
(四)数学课堂缺少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部分教师对数学原理以及运算方法和技巧过于重视。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则需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其思维得到发散,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导入知识内容。而教学阶段,教师并未对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予以重视,缺少教学情境,使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提高,使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增强。
二、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教师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对数学课保持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尽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例如:教师在讲二年级数学课本中《2~5的乘法口诀》和《6~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带着学生们唱《数青蛙》这首歌。在这首歌里涉及2~9以内的乘法计算,让学生在唱歌的欢乐氛围中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轻松学习数学。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一直保持一颗积极学习的心。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才是主角,对教师的教学任务产生了误解。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疏忽了学生的感受。如今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和学生进行身份互换,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然后教师开始提问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惑。教师通过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领悟,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数学课堂的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讨论进行,师生互动会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作业
学生常常会因为作业量大而对一门学科失去耐心,所以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适量,避免重复。教师可以给学生增加作业难度,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做练习,从三角形到多边形开始计算。学生会随着题难度的增加而增加对数学题的兴趣,而且这样能够让学生形成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的学习习惯。
(四)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
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因此,教师务必重视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培养其良好的发散思维。例如,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教师可充分联系生活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小明带着10元钱去超市购物,买了一瓶可乐花掉3元钱,剩下的钱还足够买5元钱的薯片?”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知计算,之后做出准确计算,获得最终的结果。如此便可以使学生对加减法的计算做出学习与掌握,并使教学情境生活化与实用化,使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效率得到相应提高。
三、结语
数学作为一门对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应该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这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和学生多交流,才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程度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方式,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秦晶晶.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
[2]李景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8(16).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