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运用研究
2019-10-21杨兰
杨兰
摘 要:本文分析了GIS、RS、GIS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以期提高石油物探测量可靠性、有效性,为石油物探提高有效依据。
关键词:石油物探;测量测绘;GIS;RS;GIS
1 GPS技術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该技术由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实时相位差分测量及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组成。
1.1 静态测量和快速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由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步观测并组成控制网,接收机接收数据后进行基线和网平差处理,根据参考点推算出位置点的坐标,进而得出控制网中所有点的坐标。静态测量由已知点推出未知点的坐标,最后得出控制网中所有点的坐标。在实际运用中,静态测量主要应用于物探区控制网的布设,具有显著的可靠性与精度优势。
快速静态测量是使用一台仪器作为基准站,其他机器作为流动站,在此基础上借助静态测量方法,同步观测时间仅为十几分钟,其定位精度与静态测量精度差异不大,能够满足多种情况下物探测量要求。
1.2 实时相位差分测量
实时相位差分测量是由一个基准站和多个流动站组成,基准站接收卫星定位数据,通过数据通信方式与流动站建立联系,并与流动站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当基准站与流动站距离过大或地形复杂时,可通过中继站解决数据通信问题。实施相位差分测量同样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实现厘米级测量。
1.3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由多个流动站组成,每个流动站接收GPS卫星信号,每个测量站信号覆盖一定的区域,并通过多个测量站数据进行信息对比、计算得出测量坐标。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具有适应性高、测量效率高等特点。
2 RS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
RS遥感技术应用可分为勘探与设计阶段、施工生成阶段和资料处理阶段。
2.1 勘探与设计阶段
在物探施工前,测量单位应借助正射影响图,对勘察现场区域进行调查研究, 并在影像图上标注地形地貌位置、界限,从而准确把握测量区域内地形地貌情况。在此基础上,物探测量人员可对物探测量施工进行初步设计,也可以借助影像图实际情况进行偏角、变观和位移设计,实现测量施工的合理规划,进而提高测量施工效率。
2.2 测量施工生产阶段
在测量施工阶段,由于石油物探区域范围较广,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给物探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借助遥感卫星技术,物探测量人员可以合理选择测量基准点,并对变观后位置与正射影像图上的位置进行核对,可以有效避免测量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在测量施工中,物探测量人员应对障碍物、特殊地形区域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因测量方案不到位而影响测量数据准确性。
2.3 数据处理阶段
在测量施工完成后,数据处理是确保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基于测量施工采集的数据,测量人员可通过对基准点和变观平移情况进行信息核对,确保基准点位置精度,并借助专业测量软件精度指标,对基准点的放样精度进行准确判断,进而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和地形地貌情况。
3 GIS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中应用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专业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对测量人员输入的空间数据进行存储、检索、更新和综合分析的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有效结合,建立空间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测量人员提供集合空间、时间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导出和导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GIS技术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1 数据处理与输入
在测量施工前,测量人员先使用Excel软件对测量理论坐标点、物理放样点坐标进行计算,进而得出复测点误差统计等测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借助专业软件绘制被测区域剖面图、等值线,如Autocad、CASS软件等,从而完成测量面积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相关数据处理完成后,将数据输入。
3.2 数据编辑
通过将测量施工得到的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导入到GIS系统中,借助GIS系统数据编辑和测量数据编辑功能,实现图像、图形、测量数据建立关系,并完成图形拼接、变换、误差校正等操作,实现测量数据向空间数据信息的转换。
3.3 数据查询与更新
在完成空间数据库建立与信息处理后,物探测量人员可借助信息系统进行图形属性查询、坐标点匹配等操作,并可随时查询相关坐标点数据,为石油物探施工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随着物探测量工作的持续开展,GIS系统坐标数据不断更新,测量人员可结合测量数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更新、修改、插入操作,改善了以往物探测量数据量大、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4 结语
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石油物探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3S技术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石油物探测量效率,保障测量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实现了平面测量向立体空间关系的转变,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与传播,为石油物探各阶段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高了石油物探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焦文巧.地质矿产预测中GIS技术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01):264+266.
[2]伊若辰,王江萍.基于RS和GIS技术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绿色科技,2019(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