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期待视野角度下旅游资料中文化意象的英译

2019-10-21李明慧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英译定向视野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举足轻重,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本国文化。旅游资料作为一种直接面向各国游客的宣传资料,注定了它会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景区的旅游资料通常涵都是引经据典,文化意象在其间随处可见,如何正确英译这些文化意象成为宣传我国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期待视野是姚斯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强调读者的重要性,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倾向等因素,同时又提倡译文应扩大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文化交融。本文从期待视野的角度佐以实例分析文化意象的英译,希望能具备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期待视野

1978年,学者姚斯发表了著名文章《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构成。姚斯借用了阐释学中“视野”的概念,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文学接受活动。“期待视野”是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期待视野指的是任一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经验,这种经验塑造了读者的定向思维。在阅读时,读者之前具备的阅读经验、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等各种因素杂糅形成了一种隐藏性的的审美期待。

期待视野根据其内涵可简明划分为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定向期待给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指定了一个大致的方向。这一理论指出,读者的阅读接受活动是有预期性的,是受到读者自己的人生经验,阅读经验等所影响的。种种这些因素构成了读者自己的“定向期待视野”。当读者进行文学接受活动时,大脑会自发地想要将作者创造的“作品世界”纳入自己的定向期待视野之中,符合读者定向期待的作品部分就是作品被读者所理解的部分。

如果说定向期待是读者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那创新期待就是使得读者的阅读接受活动得以升华的关键。读者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如果仅仅以定向期待进入,只接受符合自己定向期待的部分,那读者的这次阅读接受活动则无法拓宽其视野,这次阅读经历也无法给其自身提供超越自身原本视野的新内容。人自身具备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类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顺应发展潮流做出改变以应对新鲜事物。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出于好奇而去尝试接受并逐渐理解作品世界中与自己原本定向期待所不符的内容,自身原本的期待视野进一步拓宽与修正,此谓之创新期待。

二、文化意象的定义

“文化意象”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中国学者谢天振教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所提出的。谢教授指出“文化意象是一个国家智慧、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中,它们频繁出现在人类语言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最终,这些文化意象发展成了满载特殊文化内涵的符号。”他还针对文化意象这一概念给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文化意象可以有多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载体。它可以是植物,动物,自然现象,比如杜鹃,梅花,竹子等,也可以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比如麒麟,凤凰等。除此之外,颜色,数字,历史文化典故等也属于文化意象的范畴,因为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系内,它们统统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可以成为文化意象的符号通常包含固定文化内涵和特殊文化内涵,而这种特殊文化内涵又充满了鲜明了的民族、国家文化特色。当两个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时,文化意象的使用可以激发两人的共鸣,彼此都可以准确的理解对方借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文化意象具备特定的文化内涵

文化意象同时具备两层含义,一层是字面含义,一层是文化内涵。文化意象只有具备了文化内涵才可以引起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共鸣并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在很多旅游资料中,文化意象的使用都是因为想要表达其文化内涵而非其字面意义。文化意象的魅力与文艺价值均来源于其文化内涵,失去了这种由历史与文化所赋予的内涵,文化意象便也泯然众人,只不过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的表达式而已,也丧失了它在文学上的地位。比如说,牡丹在中国文化中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牡丹是一种名贵花卉,曾经盛行于中国古代宫廷之中。历史上有不计其数与牡丹有关的传说与典故。中国人民习惯于用牡丹来代指繁荣、富贵、雍容等,很多国画与诗歌的主题都是牡丹,像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图案花开富贵,这个花选用的就是牡丹。因此,在中国文化里,牡丹不仅是一种花的称谓,而且还是富贵、繁华的象征。

(2)文化意象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化意象这一概念,究其本源,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产物。 一个特定文化系统内的人民赋予一些特定的意象以额外的文化内涵,以此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感受与期盼憧憬。由于各个民族、国家文化习俗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同一文化意象之间就出现了文化内涵不完全对等,甚至南辕北辙的现象,比如说,“松柏”在中国文化里是长寿与强壮的象征。中国有很多俗语成语,像“松柏长青”,“不老松”等等。而在英语文化中,松柏则意味着哀悼和死亡。

三、期待视野理论指导下的文化意象英译

学者纽马克曾说过,只要是有文化指向性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文化樊篱而出现翻译问题与失误。文化意象的英译难点主要集中于文化的差异性。同时,文化意象作为中式旅游资料文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的过程中是不可能省略它们而进行翻译的。由此,正确英译文化意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虑到旅游资料的宣传功能和吸引功能,一味地避开其间英语国家游客所不熟悉的文化意象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英译旅游资料是想要最大限度的宣传本国特色文化以及吸引英語国家的游客。

在文化翻译这一块,在期待视野理论出现之前,主流的翻译理论还是以文本和作者为中心。期待视野理论提倡把重心和焦点由文本转移到读者身上,明确了读者期待视野的重要性。当然,本文讨论的是读者普遍期待视野。

一方面来说,为了迎合读者的定向期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倾向,把这些因素纳入自己翻译的考量准则之中。只有这样,译者的译文才有可能被英语国家游客接受并理解的可能性。此谓之缩短目的语者的审美距离。另一方面,英语国家游客同样也有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与探索异域风情的意图。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期待与定向期待相互作用促使原本的期待视野被打破,随后出现的是一个定向与创新期待融合之后的被进一步拓宽了的期待视野。为了拓宽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者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保留原有的本国特色文化意象并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向读者展示这些文化意象的特殊文化内涵。在缩短审美差距与拓宽期待视野这两个准则的指导下,笔者在下文中列举了一些英译文化意象的方法。

(1)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即是说先直接翻译出文化意象的字面含义,随后再用增添注解的形式表达出文化意象之内涵。这种注解可以是文内加注也可以是文外加注。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用来翻译那些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存在却承载了特殊中国文化内涵的意象。这种方法融合了直译与意译的优势,等于是给英语世界游客提供了一条直通中国文化的通道。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译者保留文本中原汁原味的文化意象,还可以把文化意象的内涵向游客们诠释的精准到位,同时,如果是文内加注的话还会兼顾译文的连贯完整性。比如说故宫有一景点,名为蠧斯门。在一些译文中,蠧斯门被翻译成“Locust door”。众所周知,蠧斯这一意象出自诗经,在中国文化中,蠧斯是一种极为多产的生物,刚好契合了传统中国人多子多福的心理。如果单单只把蠧斯译成“Locust”, 英语国家游客当然能知道蠧斯指的是一种虫子,但是肯定会疑惑于为何中国皇帝要用这种虫子来给自己的宫殿命名,这样文化隔膜就产生了。如果给译文加个注解:“ locusts stands for everlasting heirs of the prosperous family”。英语国家游客便能理解到命名的缘由是中国帝王希望子嗣昌盛,联系到自己国家封建王朝的君主能很快产生共鸣并吸收到新的异国文化知识,拓宽了自己的期待视野。

(2)文化注释

此种翻译方法通常会被用来翻译蕴含了非常丰富文化信息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紧密相连,没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很难光凭字面意义领会其深意,但是此种文化意象又是在旅游文本中出现的最频繁的意象种类之一。为了不引起游客误解或是大大降低景点的文化魅力,译者可以选用文化注释的方法,在译文中增加一个额外的文化背景,以此来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裂痕。

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曾携母隐居被焚于此,故而又称介山。

According to the legend,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Jie Zhitui (Who was honored for cutting his own flesh to serve the monarch in hard times and refusing a reward of office) of the State Jin lived in seclusion with his mother here and got burned to death, so it is called the Jieshan Mountain in commemoration of him.

上文中的介之推是中國历史上知名度颇高的历史人物,中国的寒食节就是源自于他。如果直译的话,中国读者了解这个历史典故自然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外国游客可能会一头雾水,不明白为何要以这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一座山。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了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信息,使外国游客也能感受到介之推的忠诚,气节与孝义,在解惑的同时也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善敬仰的品质,使他们领略到了更多的异国文化知识。

(3)文化替换

文化替换,也就是Cultural Replacement,是归化翻译的一种方法。它指的是使用目的语文化中的一种内涵相似的意象来代替源语文本中的意象。这种方法通常用来解决由于文化错位可能会导致的较为激烈的文化冲突。由于各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一些在某个国家代表吉祥如意的意象在另一个国家可能代指的是邪恶禁忌之意,哪怕译者增加再多的文化注解也无法使得外国游客心无芥蒂的接受,在此情况下,译者应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避开此种文化冲突,不要一味固执的保留原本的意象。

白鹤泉位于麓山寺南侧,因其甘冽口感,白鹤泉素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称. 泉水据说有神奇的养生......

White Phoenix Spring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Yuelu Mountain Temple. Due to its sweet taste, the spring is known as "the best spring of the Yuelu Mountain". It is said that......

在上文中,不论其他,光从名字来看,白鹤泉的泉水具有养生之功效对中国读者来说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白鹤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珍禽之一,代表着长寿、高贵与优雅。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白鹤通常都是仙人的坐骑或豢养的宠物,自带仙气飘飘的光环。白鹤在英语国家中同样存在,被称为“Crane”,但是,“Crane” 在英语文化中指的是愚蠢,笨拙,好吃懒做,跟长寿与奇迹一点关系都没有。考虑到白鹤泉这个名称本意是要给此处的泉水增添神话色彩,使游客更加相信其有养生的神奇功效,笔者将“Crane”替换成了“Phoenix”,通过这种英语文化中的神鸟使得英语国家的游客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结论

本文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探析了旅游文本中文化意象的英译,通过厘清期待视野理论的核心要求,分析文化意象的特点与旅游文本的目的,归纳总结出了直译加注,文化注释,文化替换这几种较为可行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对此领域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崔菁.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D]. 苏州大学,2011.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何自然. 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6】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7】 Holub, R. C. Reception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 Methuen, Inc. London and New York, 1984.

作者简介:李明慧(1991.1.9),女,汉族,湖南省娄底市人,助教,学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英译定向视野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