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主渠道,发掘德育时效性

2019-10-21张红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心理健康

张红丽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它与学校日常德育活动以及学校党团队组织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立足课堂,发掘教材德育教育元素,联系学校德育教学活动及时捕捉教育时效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尝试:[1]

一、立足课堂夯实核心价值观德育渗透有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有机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在二年级道法教材《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中,让学生明确国庆节要放7天假,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新中国来之不易!教材结合二年级小隊员的心理特点,还设置了绘本内容:下雨了,国旗还没有收起来呢,该怎么办?马上要升国旗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国庆节的庆祝活动结束了,手中的小国旗应该怎么存放?就是通过这些小细节,让队员明白,爱国,就在生活的点滴举动中。这就是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了队员的生活中,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通过小组合作,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在生活的各个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做着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默默工作的伟大更认识到了工作背后的人——无私、敬业、爱国的高尚的人的情怀;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通信中的文明》一课中,让学生明白文明通信不仅在社会生活中要讲道德、讲法律,在自己家人之间通信也是要彼此尊重的。通过《红领巾知法学法微课堂》的法律微视频的讲解,让队员们知道了违反通信法律可不是小事,不仅要钱财受损还会被拘留失去自由。号召小小红领巾们将法律条文和自己的家人朋友进行宣传,人人争做明理守法的好公民,实实在在让法治教育落地开花。在教学中,立足课堂,围绕教材提供的话题,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有效”情景中主动地把“完善自我”当作一种需要。通过多样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2]

二、立足课堂关注传统文化德育渗透有实效

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比如: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尝试满族剪纸、撕纸艺术,软笔书法习练,感受书法的魅力,都是以关注传统文化、提升精神世界。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让队员明确中秋节是咱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全世界的华人都在用各种方式来庆祝。教材中呈现了家人共同挑选月饼、合家赏月共度中秋、点亮圆圆的灯笼,期盼团圆等特色活动。特别是教材还增设了绘本——呈现了古诗词中的月,从古诗——中国的特色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时,教师引导孩子们,团团圆圆就是中秋;合家赏月是中秋;思乡盼归是中秋。此时,在课堂上就让孩子们用橡皮泥试着做中秋月饼比赛,试着手工制作红灯笼,会写书法的可以书写带有月字的古诗,……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以学生真切的体验为基础,使学生有事可做,教师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传统节日——春节,欢快的气氛。

三、立足课堂关注心理健康德育教育有依托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更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这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比如《开开心心上学去》《玩得真开心》《分享真快乐》等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以这些内容为依托让学生体会快乐上学,开心生活,做一个心理健康阳光少年。

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应树立的教育理念,“有道德”更是品德教育的核心素养。

四、立足课堂回归社会生活德育教育有阵地

立足课堂关注时事新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时事新闻为载体,积极倡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怀。

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时,同学们体会到社会生活中行业的多样性,分工有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此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的森林火灾,30个年轻的生命陨落火场”,这被刷爆了朋友圈的新闻,这份担当,这份奉献,就是和平年代对爱我祖国,爱我人民的最好诠释。热度极高的时事新闻,年轻的生命消逝,引起了同学们的高度共鸣,爱我消防战士,向无私无畏的消防员致敬!这不仅关注了时事,而且关注了新闻背后的——高尚的人。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热血青年献身祖国的无畏之举的高尚与崇高的敬意。这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更是对未来祖国合格接班人的正能量取向的有力引导。[3]

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主渠道,努力钻研,聚焦德育教育时效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建构,自主解决对客观世界的态度问题,从而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能、高效。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7):221-222.

[2]陈彦,于丽娜,张亚静等.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4):236.

[3]刘玉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科学咨询,2015(31):33.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心理健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