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1刘洁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刘洁

摘要:目的:分析永久性造口患者应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4例在我院采用永久性肠造口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并经随机序列法分为2组,探究组(n=31)和对比组(n=31)所有患者均采用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比组患者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造口患者应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能够使其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永久性肠造口;应用效果

作为临床多发性消化系统肿瘤,直肠癌严重降低患者生存品质,Miles手术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作为Miles手术有效治方式,结肠造口会造成患者正常排便方式發生变化,进而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若患者缺乏专业护理,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治疗的患者应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104例在我院采用永久性肠造口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恶性器质性疾病患者、预期生存率不足1年患者、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经随机序列法分为2组,探究组(n=31)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7-86周岁,平均(61.7±9.3)岁,对比组(n=31)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33-84周岁,平均(62.5±9.1)岁。所纳入研究对象经分组后其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术前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心态以及病情,对其加强健康宣教,术后为患者提供造口护理,同时为患者进行出院后造口护理指导,探究组患者应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如下:

1.2.1成立造口护理小组 成立造口护理专业小组,术前由主管医生以及小组成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术前进行造口定位,指导患者试戴造口袋,若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或者造口袋接受度较低,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其造口依从性,也可通过邀请造口志愿者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为患者提供精神动力,进而增强其治疗勇气[2]。

1.2.2强化健康教育 患者与其家属对造口缺乏全面的了解或者接受度较差,容易对造口术产生忧虑、绝望、恐惧、抗拒等心理,因此,必须强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明确接受造口手术对于改善其病情以及提高其生活品质所发挥的作用,向患者与其家属介绍并展示造口袋,丰富其对造口袋相关知识的初步了解,进行造口定位时指导患者佩戴造口袋,使其了解造口袋的隐蔽性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3]。

1.2.3加强造口护理 安排造口护理专业小组全程对患者进行造口评估以及护理,术后观察患者皮肤缝合部位与造口黏膜是否由于松脱而引发分离或者出血现象,评估患者造口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包括造口排便、排气时间,确保造口支架管松紧适宜,防止造口周围皮肤或者黏膜受损。于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示范造口更换方式,同时对其造口更换熟练度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疏导,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完全掌握造口更换技巧[4]。

1.2.4出院指导 于患者出院前评估其心理以及生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家属为其提供精神鼓励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为患者提供运动以及活动指导。出院时向患者发放随访卡,鼓励患者及时就造口相关问题咨询医护人员并为患者提供专业性造口处理意见和建议[5]。

1.3观察项目 设计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调查和对比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主要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时间随访,统计和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应用 所用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21.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χ2、t检验进行比较, 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对比分析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探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更高,2组上述各观察项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探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比组患者低,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探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对比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见表2。

3讨论

直肠癌具有临床发生率高、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治疗不彻底以及术后复发率高等特点,由于肛管括约肌与中下段直肠癌接近,因此,手术操作无法使肛门以及功能获得保留。Miles手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术后患者排便出口向腹部转移,患者一时间通常难以承受,极大地损害其自尊心,甚至会出现社交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丰富患者对造口相关知识的认知,有助于使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该护理干预模式优点表现为护理全程化以及师资专业化,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为患者实施术前评估、健康宣教以及造口等位等术前护理,同时对患者加强病情评估、专业指导等,通过为患者提供专业化、连续性护理干预,既能够减轻患者与其家属对造口手术的恐惧感,同时还可使其手术依从性得到提高。

此次研究中,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探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更高,探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对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永久性造口患者应用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并可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使患者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彭玉琴.全程化护理管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411-412.

[2]王庆喜,李云峰,孙晓敏.造口治疗师连续护理干预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6,5(2):188-190.

[3]赵平.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16):42-44.

[4]邹艳.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1):40-42.

[5]于晓仙.延续护理对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作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31):278-27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