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媒体为媒介,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效果的思考

2019-10-21林海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育效果媒介小学音乐

摘  要:新媒体得的概念和传统媒体的概念相对应而存在,它受益于现代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其实质而言,它依旧处于传播媒介的范围内。从当前新媒体的应用领域来看,它已经突破了传播载体固有的属性,衍生出诸多重要而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小学音乐教师要发挥新媒体的诸多优势,牢牢地抓住和用好新媒体这个媒介,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小学音乐;教育效果

前言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对应而存在,它继承与发扬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点,借助新技术对传统媒体的诸多缺点进行了突破。它通过更新与重组传媒载体,实现了传播媒介的优化组合。新媒体的传播效能要借助卫星、无线通信网、移动互联网、网络等多种传播途径,方可得以实现。上述传播渠道和各类智能手机、各类电脑等终端连接起来,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实现相互间的物理衔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软硬件服务。新媒体意味着采取了最新型的傳播手段以及形态,它创新了资讯和信息的传播形式和内容,持续地进行自我升级与更新。

1 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从它的基本特征来看,新媒体可以传播与获得相当丰富的资讯和信息,传统媒体很难做到这一点。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新媒体,让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媒体。新媒体体现出了即时性、人本性、共享性、交互性、社群化、个性化、虚拟性等多种显著特征,让人们持续地追求更加极致的听觉与视觉享受,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和获取各种信息。然而它的缺陷也比较显著,部分情况下,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高雅还是低俗、真假还是优劣,都会一股脑地呈现给广大公众。所以,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时,教师要增强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辨别、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发挥它的诸多优势,牢牢地抓住和用好新媒体这个媒介,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2 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有利条件

起初,小学是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之一,音乐教育起着着必不可少的浸润、导向。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励他们音乐艺术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培养艺术思维,减缓较大的学业压力,调整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慕课、微信公众号、链接、微博、音乐客户端、直播、微视频、网上课堂等多种新媒体,让学习更有吸引力、更有趣、更容易。老师和家长可以利用小学生极强的模仿能力,发挥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积极地模仿、学习和训练音乐,稳步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小学生拥有使用新媒体的条件。客户端、互联网、微信、微博是新媒体的主要代表,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较大的影响力大。新媒体的优势非常显著,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用好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以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效果,。如今绝大多数家长都有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网非常便捷。比如很多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微博、客户端、QQ等,为孩子获取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知识,老师推荐的音乐学习和训练内容。孩子能够在玩益智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MV的过程中,逐步习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演唱能力。

再次,不少学校、音乐老师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如校园网站、学校官方微博、学校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向社会介绍本校的各种动态、推送校园信息、宣传各种典型事迹。学校、教师可以借助校园网站、学校官方微博、学校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定期向家长和小学生推送各种音乐信息,及时沟通孩子学习音乐的动态,发布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训练通知,为孩子提供指导。

3 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首先,加大建设网络平台内容的力度。小学应该在校园新媒体平台中纳入音乐教育的内容,加大建设音乐教学的内容,以内容为核心,重点打造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音乐学习模式。侧重向小学生提供视听效果好、充满趣味性的音乐内容。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推送1-2次的音乐教育专题,这些内容重点考核各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和演唱技能训练内容,侧重推送音乐教师的心得体会、教学心得,声音、指法练习指导的相关视频,课后作业以及课堂点评的相关视频等。还可以推送不同音乐名家的各类名曲,与课本内容相契合,如钢琴曲《百鸟朝凤》、《爱之梦》、《金蛇狂舞》、《彩云追月》等。不但让家长陪着孩子欣赏名曲时掌握孩子的音乐学习状况、陶冶身心,又能够与孩子共同成长,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再就是推送音乐学习方面的各种励志故事,如里赫特、肖邦、李斯特等名家的成才故事,当然也能够推送国内钢琴家李云迪、孔祥东、吴纯、郎朗等人的成才故事,以充分地调动幼儿们学好音乐的积极性。

其次,建设音乐教育新媒体平台。首先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设新媒体音乐平台。小学音乐教育牵涉到素养教学、小型器乐教学、声乐教学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各小学的具体情况和辖区的实际情况,共同打造区域性音乐教育新媒体平台,借助开放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录制优秀教师的各种音乐授课视频,让本地区的小学生们学习和使用。其次是在校园客户端、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设置音乐教育专栏。学校可以在自己的网络宣传媒体上开设音乐板块,向学生们定期推送优秀音乐作品、优秀的音乐学习文章、本校或者吧本地音乐教师作品赏析等内容,将“音乐教育”建设为校园微信公众号中一个响当当的栏目。

再次,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参与进来。父母在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小学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校配合、联动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应该积极地对接新媒体,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关键的推动力。不少学生家长不清楚音乐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不是非常了解音乐教育在促进孩子成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极少数文化课教师、部分家长觉得学好文化课是重中之重,音乐教育并不重要。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借助微博、QQ、微信、客户端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向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它也可以影响和熏陶各位文化课教师和家长。特别是推送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系列化文章,可以改变不少家长对音乐教育的不正确理解和片面认识,引导家长逐步爱上音乐,督促孩子爱好音乐、学好音乐。

第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在以往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其如何评价同学们学习成果的问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教学设备时,应该设计实施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的评分评价系统,它可以定量化、定型化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水平、上台表演、课上发言的具体次数等,而且按照相关评价得分,奖励或者鼓励学生,以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第五,完善教學方法。如今小学音乐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音乐欣赏课,牵涉到多个方面,如西洋乐器、中国民族器乐等。教师采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借助微博、微信中的视频弹幕技术,强化学生对这些音乐内容的理解和审美能力。比如在《金蛇狂舞》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欣赏民族管弦乐团的影像资料,同时教师需要讲解相关音乐知识,引导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乐器、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国内外的优秀音乐文化。

第六,完善课堂结构。通常音乐课的课型有以唱歌为主的唱歌课、以欣赏为主的欣赏课、以游戏律动为主的律动课、以综合训练为主的训练课这四种课型。以《茉莉花》为例,在导入新媒体之后,可以找些音乐家的演唱音频,以帮助学生感受全曲情绪,再由教师来教唱,而学生展示阶段,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展示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整个歌曲的情绪,既完善了课堂结构,学生独立思考和独自表现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新媒体的基本特征,理解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有利条件,如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支持举措。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建设网络平台内容的力度,打造音乐教育新媒体平台,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参与进来,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完善利用新媒体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斯.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措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6(36):65.

[2]  陈泽伟.新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1):86.

[3]  何华征.论“新媒体”概念的基本内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6(01).

作者简介:林海(1990.10-),男,汉,福建寿宁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效果媒介小学音乐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