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心理偏差的成因及对策
2019-10-21冯春雪
冯春雪
摘 要:通过对学困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找出学习不好的心理原因;针对原因找出解决学生产生心理偏差的方法。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偏差原因 解决办法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机制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但是现实中,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一些中学生特别学困生的心理发展遇到障碍,进而使学生形成异常的心理与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形式既有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从而使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自叹无能而放弃。
第二、倦怠心理。这种心理学生初衷也想学好,但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失误和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造成老师的制定目标达不到。时间一长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而把学习当成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第三、嫉妒心理。嫉妒俗称“红眼病”,是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在他人某些方面占优势的之后,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种带攻击性的消极个性品质。表现为不承认别人的成绩和进步,贬低甚至诽谤他人。嫉妒主要由于缺乏自信和心胸所致。
第四、“出风头”的心理。现在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子女惯养百般溺爱。久而久之,养成他们的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等心理品质。一日遇到教师批评、班干部及同学意见,就可能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与报复念头。在课堂上,有时会故意制造喧哗或者与老师作对,让老师与一些学生下不了台, 并把违反校规校纪当成自己的“英雄”表现。
第五、恐惧心理。它阻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由于教师家长不能很好调查和分析主客观因素,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家压,使孩子心理负荷太重,怕说错话,怕受冷遇而形成的恐惧心理。他们不敢冲破阻力、设想去探索、去克服困难,成为胆小者
第六、厌学心理。是学困生学习差的主要心理原因。产生厌学原因很多,如教师业务能力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在家庭中没有一个良好氛围,从小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只是在课堂上学,课下不注意复习巩固,久而久之,使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不会,从而厌学;从学生自身看,有的儿童由于先天智力发展稍低,加上老师教学“一刀切”造成这些學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
第七、逆反心理。这是目前差生中较普遍存在一种变态心理,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过度自尊。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矫惯者有之,使孩子只喜欢听表扬,来不得半点批评,这些孩子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遇到教师、家长正当而严肃的批评时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其二常受冷遇。在较长学校生活中,其优点长期处于不被发现、不被看重的地位,因此外界给予孩子的动力小,压力大,加之自身的懒散,基础较差等原因,造成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一般较差,而形成对教师的不满和反抗
心理。
以上对学困生产生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得知,学困生心理问题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最棘手问题之一。如何纠正学困生异常心理呢? 经过调查分析,我有一些成功做法和想法,愿于同仁共勉。
一、端正办学方向,排除心理障碍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评价体系,使学生不因学习不好,而一无是处, 使每位学生身上的优势都有施展空间,从而使其充满自信。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努力创设鼓励学生自尊、自信,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
恩格斯曾说:“人们从一开始,从他们存在的时候,就是彼此需要的,只是由于这一点,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从心理上让其得到满足,特别是学校应创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其施展个性的空间,从而激起自尊自信愿望,出现改过从善的契机。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鼓励学困生不是光看到自己缺点,应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优势,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我运用正确鼓励来引导,具体办法如下:
1.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对于学困生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积极性,收到逆向激进效果。
2.以“闪光”为主的正确引导。教师应用-分为二观点,分析他们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进而正面引导是重要手段。
3.以“成功”为主的激励机制。教师要给予学困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利用学困生某一方面成功的契机,给以正面肯定与奖励,激起他们对新的更大成功的追求。
四、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期望,使自信种子能正常开花结果
学困生本身就有许多缺点、不足,若发现闪光点时持久性也很脆弱,因此应采取切合实际的合理要求,让他们能够抬起头来走路,“跳一跳,摘桃子”, 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消除不良心理。
五、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直接及时地为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的学困生提供心理医疗服务,配合学校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学校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进步的文化环境,尽可能缩小社会环境的不良文化对差生影响。
总之,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学困生的心理卫生,克服和纠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望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学会尊重每位个体, 努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