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

2019-10-21王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儿童

王菲

摘 要:当前社会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学前教育不公平现象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各种教学资源未获得优化配置,此种现象具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而课程思政应进行差别对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学前教育的不公平性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促使学前教育合理开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 儿童

学前教育公平性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在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下,教育环境相对落后,众多幼儿不能受到优良的学前教育,教育公平性不能被实现。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政府的思想观念应发生变化,社会人员的支持力度也应该增加,确保各种资源获得科学分配,还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凸显的学前教育不公平现象

教育的公平性始终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每个区域的教育资源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的发展局举步维艰。同时,当前的公共投资体制是一种分权型体制,地方对公共投资的事务进行全权处理,政府在加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的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是基层区域的收入,中央财政资金占据较少的比例,若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雄厚时,学前教育资源会十分丰富。现今财政结构已经发生较大的转变,每个区域的财政实力存在过大的差距,城市与乡村区域间的差距在增大,一个地区中的各个乡镇也具有较大的差距,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会大肆存在,由此,农村学前教育面临较大的挑战[1]。此外,许多学前儿童都生活在农村中,政府的责任重大,但是农村政府的财政实力不足,幼儿园的资金来源单一,未获得较大的资金支持,学前教育机构不能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随着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在减少,众多幼儿未接受到学前教育,同时,一些幼儿园的环境较差,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质量不能被保障,造成城乡间的差距显著增加,农村的教育水平不能提高。

另外,政府的政策不合理,教育资源过度的分配给优势群体,贫困区域不能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现今贫富差距在明显增加,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社会阶层,既有收入较多的工薪阶层,又存在较多的低收入群体,在社会阶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教育资源的配置面临较大的危机。政府主要对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扶持,虽然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条件优良的幼儿园,但是许多幼儿依然未受到教育,家长会尽可能将孩子送到该幼儿园中,社会背景的差异会在学前教育中体现。家庭困难的学生不能进入到良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于低收入的家庭来说,仅能将孩子送到收费较低的幼儿园中,教学环境简陋,教育效果不佳,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将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弱势群体

政府政策对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教育资源依然被分配到优势群体中,弱势群体不能获得优势的教育资源。政府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未获得全面的供给,教育公平性不能被确保,也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吻合学前教育的办学宗旨。学前教育资源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应该遵循弱势补偿的思想,促使教育资源相对公平,政府需了解当前的教育环境,积极的对教育政策进行改革,促使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均衡,教育补偿的作用被发挥。当政府的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时,弱势群体能获得全面的帮助,人们应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问题,增加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它是一项重大的举措。一些儿童因为经济条件的影响,缺乏受到学前教育的机会,或者一些幼儿处于不良的教育环境中,社会中具有许多弱势的学前教育群体,当增加资金支持力度时,社会也会变得较为稳定[2]。政府的政策应发生改变,促使各种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被推入到市场中,社会力量也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从而学前教育事业具有更多的资金,教育经费不足的现象获得良好的缓解,确保弱势群体获得积极的扶持。

另外,不可一味地看重学前教育的长远效益,弱势群体应分配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弱势群体综合素质的优良也是衡量国民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当学前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国民综合素质也能提高,弱势学前教育群体应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由此,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会发生变化。此外,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需发生变化,人们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均衡性,对最低拨款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拨款政策还应朝着农村与贫困区域进行倾斜。政府的责任十分明确,形成政府问责模式,不可过度的强调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重视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保教工作会合理的开展,弱势的兒童获得良好的教育。此外,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也应该上升,办学质量提高,促使幼儿能够全面成长。

三、课程思政的差别对待

当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被保障后,还应该知晓每名幼儿的个体差异,运用与之相符合的教育模式,才代表达到了真实的教育公平,参照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其提供差异化的课程[3]。经济发达区域所设置的课程不一定符合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幼儿,当每名幼儿的受教育权被保障后,人们应该形成差别对待的思想,幼儿才能获得科学的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获得明显缓解。当课程思政获得差别对待后,每个区域的课程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互相吻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结论

总而言之,针对学前教育公平来说,人们应形成因人制宜的思想,意识到每个区域间幼儿间的差距,不可运用一种思路来进行学前教育,同时,课程政策上也应具有明显的差异,确保课程符合各个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弱势群体。最终,教育公平性才能被确保,每名幼儿受到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新教育公平的旨趣[J].教育发展研究,2017,12(02):18-23.

[2]胡德鑫.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程度的区域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09(3):14-18.

[3]文军,顾楚丹.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1(1):22-29.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学前教育儿童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