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论语》,学修身

2019-10-21叶园园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修己内省身心

叶园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根本上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以学益智,以学修身。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修身正心的关系,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经据典,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论述,其中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句,总书记更是信手拈来。我们也追随总书记的步伐,走进这部发散着先哲智慧的名著,参悟圣贤修身之道。

一、《论语》中的修身理念

中国人讲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孔子的一生,也在不断地教化民众做到“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逻辑顺序来看“金字塔”的基石就是“修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何为修身呢?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修”有“修饰”、“修正”等含义。“身”既指称自己;也表达着“身心”,如“安身立命”;此外,“身”还都用来指称道德及行为层面之事,如“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修身,就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在日常中做到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成为一个素质优良,精神高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论语》这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和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或简单应答或诱导启发,于侃侃而谈之间把“修齐治平”的思想精华注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因此得以塑造洗礼。由此看来宋人赵普讲“半部论语而治天下”,实不为过矣。

二、《论语》中的修身方法

仁——修身之本

《论语》的核心是“仁”,把“仁”看作是个人全部修身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成大事,“仁”是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不过“仁”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不仅包括了克己复礼、爱人、孝悌、忠恕等内容,而且还是具有统帅作用的道德条目。孔子所构想的“仁”源于生活,又是一个宏大而崇高的人生理想,没有多么玄远神秘,人人都能做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仁爱的人,就需立身处世要为他人着想,以“博施济众”为己任。做到成己成人,前提是自己要先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站稳,又谈何把别人扶起来。因此要立人达人,自身就要自立自强,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学会修身成仁。

省——修身之道

《论语》所谓的于“省”中修身,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过程,既先“内省”而后“改悟”也。从“内省”角度来看,《论语》告诉我们首先要善于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都蕴含着修身养性的道理。我们要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人生状态和敏锐观察的思辨能力,善于发现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其次要勤于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去反省自己,通过不断地反省总结,促进自我不断地成长。

反省自己,不是说闭门思过实行空想主义,而是要思与行相结合。“改悟”作为第二个过程,主要落实在改上,也就是实际行动上。《论语》提倡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就强调判断一个人,不光要听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就是要把我们的“内省”出的点点滴滴用于实践,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学以致用修成至高的理想人格。

志学——修身之要

孔子认为志学是修身要义。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志向,才能催人奋进,奋发向上,才能实現修身的目标。孔子正是因“十有五而志于学”才开始了他一生的艰巨而又辉煌的人生道路。

立志而后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勤于学习与实践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正确得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求大家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笃信好学,死守善道”(《论语·泰伯》)是孔子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任何一种修身的确立,都离不开“学”这一环节。只有把学习作为修身的过程,把修身作为学习的动力和目的,这样才能坚持学习,做到学而不厌,并从中感到快乐。

三、《论语》中的修身境界

《论语》中关于修身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做君子。在《论语·宪问》篇中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层层递进的三重境界,正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直观体现。第一层是修养身心,进行自我的管理与提升,这是“内圣”的功夫;第二层是修养身心,让自己来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到安定快乐,这是“外王”的过渡阶段;第三层是修养身心,并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这是一种济世救民的、追求大同的伟大的抱负,也正是“外王”的终极目标。修身的三重境界正是由自我人格的完善到对更高人生价值追求的方法与途径。

从《论语》中的修身思想,我们可以感悟到我们的先贤圣人已不完全是独善其身,而是要通过内在的自我完善,实现由内向外、由己向社会扩张的人生理想与社会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修己的同时,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修己内省身心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下学生肢体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及探索智能的培养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给身心降个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省”与“外化”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