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激励的策略

2019-10-21叶婷锁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培养策略

叶婷锁

摘 要:小学班主任除了管理学生日常以外,还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指导工作,为此,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必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启蒙阶段,并且他们的内心比较敏感,渴望来自教师或家长的支持和鼓励。班主任在指导小学生时应给予他们关注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产生极大的动力,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德育教学中进行激励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非常脆弱和敏感,同时他们渴望成为大人眼里的好孩子,所以,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总是很纠结,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如果这时候有大人在旁边给予他们指引和鼓励,他们的心态和品质就会发生极大的转变。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应发挥“慈父严母”的教育力量,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这样的教育方式胜过教师的指责和批评。为此,在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中,应采用激励的管理手段。

1.结合生活,实施德育激励

真正的教育是不能脱离生活的,脱离生活的教育都是虚伪的教育。在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中,应坚持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激发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观。当前的小学生大都受到家人的宠爱,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快乐生活,但长久坐享其成的生活,渐渐会让小学生失去对家人的关注和热爱,最终成为不知感恩的人。为此,学校班主任应激励小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给予家人关爱和关心。

例如,笔者曾经常利用班会的时间为学生灌输一些教育思想,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艰辛,提升他们对父母的情感,并鼓励他们在放学回家之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学生们有帮父母刷碗的,有帮父母洗衣服的,有帮家庭倒垃圾的。在多种参与生活的体验中,班上的学生都有了极大的动力,他们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做父母的“好帮手”。

2.结合公德,实施激励措施

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快速成长阶段,引领他们建立一定的规则意识非常重要。所以,班主任应让学生认识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做社会中的守规则之人。

例如,针对当前一些人经常闯红灯的现象,笔者曾经在班级为学生播放了这样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们发表对视频中事件的看法。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意见正确、不损社会公德的学生,笔者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试着做遵守公德的人。这样的教育激励方式,不仅尊重了学生的课堂地位,还有效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对于德育的认同,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激励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都不相同,他们的个性与习惯也有所不同,这就为班主任实施德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小学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并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思想觉悟,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效果。

例如,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的学生比较敏感,如果对他们进行直接说教的话,会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在命令他们,所以笔者和这类学生交流时总是用商量的语气和这类学生交流“如果你能准时上课的话,我觉得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课堂学习内容了。”“每天早点出发,你就不会感到时间紧张了,是不是?”每当用这种口气和学生说话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不好意思,并争取下次不迟到了。当然,对于性格外向甚至调皮任性的学生,笔者就会直接用目标激励法,“下次你把字写得更端正一些。”“下次考试你要达到95分。相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达到的。”通过因材施教的激励方法,笔者发现班上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因为这样的激励方式不会让学生感到不舒服,反而更让学生觉得笔者是在尊重他们,这样的德育效果自然较好。

4.提升自律,注重任务激励

德育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人生导向的确立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以后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但学生的人生观确立不是一句话,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因为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还需要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中应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例如,为了让班上的学生都拥有超强的自律能力,笔者会让拥有不同爱好与特长的学生担任一定的职务。比如爱好唱歌的学生担任班级的音乐委员,在重要的节日中让其带领大家演唱;热爱劳动的学生,笔者让其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在班级整理活动中,让其带领大家积极劳动;学习能力好性格外向的学生,让其担任班级的“帮扶办主任”,让其引领和辅导大家积极学习。通过这样的分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提升了學生的自律能力,为良好的班级班风形成提供了助力,为班级德育的效果提升提供了支持。

总之,德育工作是贯穿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采取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尊重学生差异和主体地位的教学管理方式,才会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瑶.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7.

[2]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