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9-10-21杨俊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数学

杨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盛行,小学数学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数学

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与目标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单一地注重培养学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考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及综合品质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经验,浅谈下如何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理清学生思路,培养自学能力

数学知识纷繁庞杂,学生很容易在面對诸多数学知识的时候失去方向,无法精准地把握学习目标,理清学习思路,从而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而通过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发现旧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明确下一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疑惑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学习的目标,理清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具备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正式课程的学习,拓展数学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课前,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上本节课程前,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即结合课本内容预习面积这一节知识,并探索出如何比较两物体大小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笔者还会为学生提供一些道具,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践,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了学习思路,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一无所知,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地困难与阻碍,这时教师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提前了解教师在上课时将要讲授的内容,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以确定自己对哪些知识不太理解,这就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指引,让课堂教学就能够有所侧重,从而有效地提供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前,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程的知识,笔者在上课前让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预习。在预习过程中,笔者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指出,让学生重点预习该知识点,进而增进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建立数学模型,发展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指的是人在面对重大事件选择之时,可以不被个人情绪左右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学生才能探求到事物的本质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而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就可以慢慢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模型,养成不受事物具体背景影响的理性精神。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测试一个矩形的面积,并报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然后,笔者通过抛出为什么测量相同的图形结果却不一致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随后,笔者又通过问学生如何才能得到一致的探究结果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了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理性精神。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立足学生特点,探索出具有操作性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世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J].发展,2019(10):95.

[2]文德珍.探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4.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小学数学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