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0-21刘万香
刘万香
摘 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的比重正在逐步上升,越来越多语文教师开始重视语文阅读这个模块,并深入探究语文阅读对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以及丰沛情感熏陶的意义。本文针对七年级学生教师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关键词:语文阅读;七年级语文;思维培养
引言:
语文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七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的比例目的不仅是为了迎合语文应试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情绪解读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都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七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比例,改善学生思维方式,开阔学生的知识广度和眼界势在必行。
一、丰富日常的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不同于正常的课文课本知识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阅读给学生初始的感觉可能是枯燥甚至乏味的,因为年龄的原因,七年级学生对文章传递出的情感难以完全感同身受。因此,教师可丰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发性地进行课内外阅读,只有这样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才会真正得到改善。例如教师可抓住七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七年级的学生虽说已成为初中生,但他们也是刚刚从小学毕业,心智发展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性格大都活泼爱动,容易被新奇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所吸引。因此,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让每组学生都扮演同一批角色,体会人物性格和文章的主旨思想。比如,在《丑小鸭》一文中教师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主角丑小鸭、其他丑小鸭以及天鹅等角色,让学生在准备扮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这个童话故事每个角色的形象特征,以及传递出的人生哲理,从而深化对故事的记忆,有所思考、有所总结。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大都依靠电子媒介,例如手机、电脑及平板等。海量信息浏览的时代导致当代中小学生在阅读纸质媒介时很难静下心阅读,更不用提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和课后应注重为学生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沉下心进行阅读学习。例如在教室置办图书角,鼓励学生每人带一本推荐的书籍放置到图书角,在班级形成图书漂流,全民阅读课内外书籍。同时,根据图书角的书籍内容可衍生举办知识竞赛,充分利用七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带着兴趣和目的阅读,既能让教师简单直接的检验出学生的阅读成果,又能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态学习,自发性的完成阅读动作,一举两得。
三、结合课堂知识与课外学习
语文阅读如果只局限于课堂至上是远远不足的,想要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课外学习与阅读必不可少。在平时授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介绍的知识做一定程度的延展:可以是同作者的作品推荐、同类型的作品推荐或对比类型的推荐或者精品推荐等,让学生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课后的阅读学习也能有很多选择。比如,在教授《绿色蝈蝈》时教师授课的重点在于法布尔对研究昆虫的热爱已经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那么在法布尔研究昆虫的生涯中除了课本上这篇课文讲述的事件,还有很多其他名人轶事值得学生延展挖掘,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名著阅读--《昆虫记》,一本详细介绍法布尔事业的书籍。此类的延展阅读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四、合理运用设问的方法
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要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为目标。七年级是学生刚刚迈入初中--一个人生新阶段的时期,相比更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七年级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深入挖掘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而引导的最好方式即合理运用设问的方法,经常在课堂上针对课文进行提问。提问内容可以是关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写作手法或者写作目的等,一切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章的提问都是好问题[3]。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提问题目中的两个地点分别寄托着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与鲁迅先生的经历有什么相关性等。用逐渐递进式的提问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引导深入探索与思考,最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对语文教学质量的体现至关重要。七年级的学生仍处于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习阅读方法的年纪,教师应在这个时期多给学生安排阅读时间,并且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关于如何解读一篇文章的主旨思想,引导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思考,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将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马思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 当代教研论丛,2017(11):35.
[2]朱云鹏.初中语文阅读“主问题”设计及运行探讨[J]. 现代语文,2017(10):125.
[3]王新颖. 閱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广西教育, 2017(5):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