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假努力”现象
2019-10-21李春蓉
李春蓉
摘 要:任教多年,一直潜心于高中物理教学,想方设法地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尽可能地去降低教学重心,突破教学重难点。把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进行完整的有趣地再现,弄清每一个概念、定理、定律的得出,反复举例去实践应用……。尽管如此,我依然沮丧地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班级里的物理成绩开始慢慢地分层,优生优势越来越明显 ,而有一部分看起来特别勤奋和努力,平时作业也完成的很好的同学,他们的检测结果很不理想。经过认真的观察,走访其他同学、自己亲自去调查发现其实这些同学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多种,但最另我心痛的是:他们的 “假努力”严重地影响了物理学科的学习,也是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这样的学习习惯也会对学生终生发展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我就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假努力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希望有助于其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期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将“假努力”变成“真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假努力;低品质勤奋者;高效率
案例1:班上有一个可爱的男生,在高一物理课一开始的时候,他经常会在老师上完课后询问:“我讲清楚了吗?你弄明白了吗?”用当下流行的网络术语回答说:“我好难!”于是老师会不厌其烦的讲第二遍,或者换个角度再重新分析该问题,直到所有同学都点头表示该问题弄明白了为止。这个故事持续了半个多月,有一天,老师讲完后,问同样的问题时,那个男生又重复“我太难了!”,班上的学生明显的不愿意老师再重复讲一遍,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老师就告诉那个男孩说,我下课再讲给你听,好吗?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细心的老师发现,这个孩子最近只要遇到老师问是否弄懂问题没?他都会回答自己不会。于是老师带着满心的疑惑查看了男生的笔记本、作业本以及教材和练习册的预习记录,发现他每一项都完成的不好。
案例2:一个非常努力的女学生。课堂笔记记得满满的,试卷上、练习册上的作业也是批准的整整齐齐、条理清楚,基本上把老师课堂的讲解一字不差的全部记下来了。老师抽查她的知识点时,她很熟悉,但是一遇到具体的问题分析时,她的思维过程往往开始变得非常混乱了,空有分析问题的教条式的理论,却无法在具体的题目中找到分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讨论关于笔记的后期复习和二次整理时,她表示做的很少,原因是时间太紧。
案例3:一个常常来问问题的女孩,她总是默默在老师讲完课后来提出问题,待老师讲完后,她每次都很开心地离开了,表示我听懂了。可是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她依然束手无策,几次交流发现:她是个很勤奋的孩子,每天是班里起的最早,睡得最晚的孩子之一。上课时候困得慌,靠坚强的毅力或者直接站起来听课这种方式来强迫自己完成听课任务,稍一走神,课堂上的内容就闪过了,难怪她每次下课都要来问问题,哪怕有些内容已经是以前熟悉的内容了,她说问问老师,她总是会放心一点。
在任教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太多勤奋努力了三年,却始终没有走进过物理学科大门的孩子,他们为自己的努力感觉难受,最后就自我安慰说是自己太笨,物理学科是学霸的学科,是靠智商的学科,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孩子们,其实这是因为你一直在“假努力”,在做“低品质的勤奋者”,請停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假努力”的原因、特征,帮助你早点走出来,真正努力,走向高效。
一、什么是“假努力”?
通俗的说:不见效果的努力都叫“假努力”。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关于“假努力”的例子,而在我们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假努力”:就是指努力的方向、方法不正确,导致的努力学习却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的行为。它存在于我们大多数学习的过程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们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
二、“假努力”的特征
根据实地访谈学生,观察总结知道:一般而言:物理学习中的“假努力”有这样几种情况。
1.目标不明确的“假努力”。
学生始终在做追击问题,可是他要追击的对象是谁都不太清楚。有的家长和孩子认为我整天坐在教室里面,认真听老师讲课,完成课后作业就是努力。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会主动思考短期内我应该有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把听完老师讲课当做终极目标。听了就算任务完成,至于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后怎么在具体的情景中使用,需要哪些物理思想方法,如何建立关联。这些统统都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仅限于上课听讲,记笔记,缺乏主动性。导致上课听懂,下课无法正常完成作业,更谈不上创新了。努力的结果就是没有解决任何实质问题,导致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2.盲目的“假努力”。
学生听课时把笔记记得满满的,下课后还在借同学的笔记补充,但是记的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他是不知道的。课后完成作业时,他提笔就写,没有认真审题,抓关键字词,联系物理规律,找突破口。他省去了这些必要的步骤,一意孤行的洋洋洒洒的写一大篇,往往南辕北辙。
3.为努力而“努力”
每到放假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在听了老师的建议说“假期是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要对学科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收拾一大包书本,计划着每天具体完成的事情和达到的目标。结果一回到家中,马上就被电视剧、小说、手机等吸引着,根本挪不开眼。一晃,假期结束了,书包依然安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还有人看到其他人加班到10:30, 他也留下来,结果这里摸摸,那里弄一下,发现什么事情都没有干成,白白地浪费了时间。
三、注意避免做“低品质的勤奋者”?
1.停下来,看清自己
停下来,看清自己,看清目标,不要再做无用功。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要再盲目的“假努力”。上课跟好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课,把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题弄明白、弄透彻、把课堂吃透,提高课堂效益。脚踏实地地以教材为纲,理论与实践结合。
同时,学习不能不求甚解,没弄懂的问题一定要在当时弄懂,不要认为其他人懂的问题,自己也一定懂,通过请教老师、同学直到自己弄懂问题为止。那么,什么是自己弄懂呢?自己能对自己或者周围的同学讲清的知识生成的原因、背景以及应用。在具体分析问题中,知道怎样去对号入座,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中,学会总结,善于分析。不提倡题海战术,对于老师的课堂,仔细听分析方法,学以致用,弄清知识关联,结合实际问题勤加练习。总结一类知识的应用,整理笔记本,建立纠错本,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先基础再提高,不能空谈理论,脱离实际。记住:思路和方法远比勤奋更关键。比如:预习看书:预习之前先看章节介绍或者目录,了解我接下来会学习什么内容,而我已经有哪些相关的知识?通过预习:知道内容的重难点,上课的时候才能有目的的听课和思考相关问题。同理:课后看书:深入已经掌握的内容,再次寻找问题,本节知识点和前期知识的关联,后期运用需要注意的事项。选出一两道题目练习检测一下该知识掌握的情况。
3.劳逸结合,保持充沛的精力
不提倡过渡消耗自己的体力好,打时间战术。注重劳逸结合,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有的同学晚上学到1点,白天强打精神听课,效率低下,得不偿失。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干完规定的事情,不要养成拖沓的习惯,高效利用时间。每天在自习时间,抽出部分时间进行复习和预习,不要盲目下手做题,集中精力,勾画关键字词,迅速找到突破口,从而高效的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机械抄写的作业放在精力稍差的时段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