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2019-10-21骆燕婷

大东方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探讨培养策略

骆燕婷

摘 要:小学美术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旨在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而这些都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能力的拓展,更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走出传统理论学习与重复练习的误区,实现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深入的探讨。因此本文主要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美术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学生情操的陶冶,审美能力的提升,创新思辨能力的强化,美术教学必须承担起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任。通过教学的创新优化,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美术教学必须致力于小学生艺术感悟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带动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基于学生实际合理部署美术教育活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期实现高美术素养和品格的人才培养与输出。

一、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科兴趣激发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小学生美术学习中兴趣得以激发并持久保持。而情境创设在兴趣激发方面最具价值。创设美术学习情境,可以让小学生获得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从而对美术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在兴趣的刺激下,小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参与到美术课堂互动中。而情境的创设使得小学美术教学摆脱了单纯理论讲解与知识灌输的局限,课堂教学呈现更灵活,有助于热烈课堂氛围的营造。例如在组织学习《变幻无穷的颜色》时,主要是让小学生认识并熟悉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色彩,并能有效区分,为了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丰富的色彩图案,也可以展示对应具体的实物。如西瓜,香蕉等,让小学生获得直观的认知体验。教师可以多媒体展示彩虹的色彩变化过程,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的交织与变幻之美。更鼓励小学生深入大自然,发现辨别各种物体对应的各种颜色,或者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训练,自由创作,大胆想象,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让小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在训练中不自觉地具备色彩识别与分析能力,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这样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更加鲜活生动。

二、善用教学技巧,提升教学实现,学生审美创造

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点拨,而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主要体现在教学技巧的巧妙运用上。新课改不仅带来教学理念的转变,更带来教学形式的转变,借助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让课堂讲解更加鲜活生动,小学生美术课堂的互动参与更积极。回归到美术教学本身,小学美术教学中也不乏美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缺乏审美经验,抽象认知思维有限,对专业美术知识的学习抵触情绪较大,如果教师强制性的理论讲解,更容易引发小学生美术学习的逆反心理。善于运用教学技巧,可以创新教学形式,让小学美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也能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更恰当的教学方法,呈现方式,降低知识的难度,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与消化吸收。如在组织学习《主次分明的构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创新思维,运用拼图或者添画的方式进行简单构图尝试,其中主体突出,掌握构图原则。辅助以动画演示课件,让构图讲解更生动,更通俗。将蔬菜、水果等图片借助复制黏贴的形式导入,运用移动及自由变换的功能完善画面构图。不停地变化角度,让小学生感悟不同视角不同的构图效果,从而掌握不同的美术构图方式,在轻松的移动,趣味性的讲解中,让小学生掌握抽象,枯燥的美术构图知识。小学美术教学寓教于乐中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关联生活,养生审美习惯,强化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只有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生自觉化的行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审美能力的持久性培养也就是审美习惯的养成必须让美术教学与生活相关联。小学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学习的目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也是小学生生活中的审美品鉴和创造。小学美术教学融于生活,让小学生返璞归真,从生活中寻找美术鉴赏与创造的灵感启迪,在自然的怀抱里让小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生活的关照为切入点做好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在组织认识彩泥的特征,进行泥塑创造时,教师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点心,让小学生拍摄各种点心照片,或者让小学生到面包房观看师傅做点心,从而运用彩泥制作不同的花式点心,在泥塑点心的创作中学会色彩搭配,造型创造等,也让小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美术教学与生活的关联,教师摆脱课堂理论讲解的局限,让小学生回归大自然,拥抱生活,深化其美的认知与感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也逐渐养成自觉审美与自觉美术创造的好习惯,小学美术教学也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结束语

素质教育改革更为深入,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深入人心。小学美术作为以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必须通过教学的创新和变革,完成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任务。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在阐述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基础上,从教学情境创设下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到教师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所带来的小学生直观强烈的美术学习体验,最后到美术教学融于生活所养成的良好审美习惯,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着眼点的小学美术教学必将迎来美术教学的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蔡欣欣.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9(01):75.

[2]張敏芬.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9+12.

[3]姜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湛娟娟.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6(36):57.

(作者单位:东源县仙塘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探讨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