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成效探析
2019-10-21刘元娇
刘元娇
【摘要】威海市人社综合培训指导中心坚持“标准化、精细化”的原则,以创新搭建的“威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电子档案数据库,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助推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全面上档升级。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管理;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水平,威海市人社综合培训指导中心坚持“标准化、精细化”的原则,以创新搭建的“威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电子档案数据库,通过在服务模式上做好“加法”、在服务流程上做好“减法”、在服务载体上做好“除法”、在服务成效上做好“乘法”,助推我市专业技术人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全面上档升级。
一、在服务模式上做好“加法”,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管理现代化
(一)增加了电子化信息采集环节。改变过去单一的人工数据采集报表和档案简单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效的方式,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电子化建设,主要依托创新搭建的“威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在“注册”环节,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用人单位、职称系列、职称级别和资格等基本信息,为个人电子学习档案的建立做好前期准备。
(二)增加了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模式,即:对专业技术人员数据信息采集,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在专业技术人员提交注册信息后,先由用人单位进行把关审核,再由行业主管部门或同级人社部门按行业或属地原则进行审核,确保了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增加了查询统计功能。在我市专业技术人才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中,对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职称系列分布、各区市继续教育情况等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统计分析,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开展年度继续教育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打破了以往各级人社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等不同部门的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准确掌握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出台人才支持政策、找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服务等提供了有力的档案数据支撑。目前,电子档案数据库采集全市注册单位电子数据2243家、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6万份,其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基本实现了全员注册、全员登记。
二、在服务流程上做好“减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便捷化
(一)减负担。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29个系列1000多个省级以上优质专业课目,任何领域的学员通过平台报名学习课件,学习完毕并考试合格后均获得相应学时学分,记录在个人电子学习档案中,参训人员、用人单位和同级人社部门均可通过电子档案系统打印带有印章的证明材料,切实将过去实地培训、制作证书、签批盖章、领取证书等多个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实现了学习全程电子化,大大减轻了学员和管理部门的事务性负担。
(二)减程序。充分发挥个人电子档案的凭证作用,專业技术人员通过在线培训和现场培训等取得的学时学分情况,无须再以纸质资料的方式层层递交有关部门审核验收,只需通过“学时审报”功能将有关情况上传固定到个人电子档案中,大大减少了程序上的繁琐。
三、在服务载体上做好“除法”,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服务更亲民
摈“除”过去单纯依靠业务窗口收集档案材料、各部门多头报送材料的传统做法,依托威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电子档案信息“一网收集、一站保存、一点查阅”,既节省了专业技术人员本人和用人单位的时间和精力,又有利于档案信息使用的便捷性、共享性、快速性,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信息采集“零跑腿”、电子档案使用“零障碍”、档案查阅“零距离”,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的建设,受到了全市用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
四、在服务方式上做好“乘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当前取得的成效,通过不断优化网络平台功能,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倍增”效应。一方面,经过约一年的平台运行,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反映的电子档案分类使用方面的问题,我中心利用2个多月时间,对电子档案系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升级,适时细化了查询权限、查询渠道、信息检索等功能,尽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务对象和各级人社部门查询使用各项数据信息。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增值”服务。针对服务对象联系不方便、信息不对称等面临的一系列痛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增设了“注册进度查询”,细化了“常见问题清单”,服务对象在电子档案构建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案,或与我中心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