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现状成熟度实证研究
2019-10-21盛夏庞瑞秋
盛夏 庞瑞秋
摘要: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的分布规律。评价指标包含资源条件、开发状况、环境状况三大指标及 11 个指标因子。评价标准分为成熟、较成熟、较不成熟、不成熟等四个等级,其综合评分值分别为 >0.8、0.6-0.8、0.3-0.6、<0.3。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距城中心0-25km、51-75km的环城游憩带处于成熟状态;26-50km、76-100km处于较成熟状态;101-200km处于较不成熟状态;>200km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发展潜力较大的环城游憩带作为新增长极。
关键词:环城游憩带;成熟度;指标体系;哈尔滨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391-01
1 研究背景
環城游憩带,也叫环城旅游度假带,是为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需求,充分利用大城市郊区的区位和环境优势,通过景观道路把各具特色的户外休闲游憩中心有机串联所形成的环城游憩系统[1]。环城游憩带的研究最先源于盖恩“伦敦规划”所提出“环城绿带(Green Girdle)”的绿色环带开放空间规划方案。1999年,国内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并以上海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城游憩带相关问题。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近年来,环城游憩带的研究也积累了不少的成果[2-5],但对环城游憩带成熟度的分析较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游憩需求日益增强。本文以哈尔滨为例,依据游憩者游憩偏好,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评价
1)哈尔滨市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分析
结合哈尔滨市域范围内景区景点分布的开放数据POI(Point Of Interst),利用 ArcGIS 软件在国家地理数据底图上进行裁取、叠加,最终获得 753个游憩点数据(图1)。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差椭圆工具[6],做标准差椭圆分析环城游憩带所现状空间形态。
在方向椭圆68%中,即68%游憩资源分布在该椭圆范围内,X轴(长轴)的长度为0.9836km,Y(短轴)为0.4185km,表示游憩资源分布方向性明显,数据呈现的向心力越明显;同时,在方向椭圆95%中,X长度为1.9672km,Y为0.8371km,表示游憩资源分布方向性明显,数据呈现的向心力明显。此外,方向椭圆说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呈现近东西走向。
2)哈尔滨市游憩资源定量评价
通过向环城游憩带内游客进行调查问卷、访谈等,对各因素进行计分,建立综合得分模型,并对各圈层进行打分。评价标准分为成熟、较成熟、较不成熟、不成熟等四个等级,其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8、0.6-0.8、0.3-0.6、<0.30。
根据综合得分,距哈尔滨市中心点(45.6922°N,126.9699°E)0-25km、51-75km的环城游憩带处于成熟状态;26-50km、76-100km由于环境状况、开发状况的群众认知得分较低,处于较成熟状态;101-200km环境状况处于“下降-上升”波动,游憩资源条件及开发状况都不甚理想,处于较不成熟状态;>200km处仅且仅有环境认知较满意,尚处于不成熟状态。
4 发展对策及建议
首先,哈尔滨环城游憩带游憩资源及开发状况要打破距离衰减现状:改善城市郊区及县、市交通设施,一定程度上可削弱游憩满意度随距离衰减现象;其次,极力改善游憩环境,加大环城游憩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行“厕所革命”,整体提升环城游憩带基础设施水平。第三,努力推广“互联网 + 旅游”模式,扩大营销渠道,提高知名度;最后,选择新的增长极,聚焦发展潜力较大的环城游憩带:重点关注26-50km、76-100km、101-200km等的发展,努力提升发展皮质。
参考文献:
[1] 王淑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发展态势研究[J].城市问题,2006(01):31-33.
[2] 吴承忠,韩光辉.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空间模型研究[J].城市问题,2003(06):68-71+45.
[3]杨利,马湘恋.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特征[J].经济地理,2015,35(10):218-224.
[4] 申瑞瑞. 环城游憩带时空格局演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5] 李丽丽. 合肥市环巢湖区域游憩空间整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6] 曾浩,杨天池,高苇.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01):106-109.
【通联编辑:闻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