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愁与旅游产品开发的国内文献综述研究

2019-10-21胡容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乡愁旅游文化

胡容

摘要: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要遵循“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原则。自此,各届开始讨论乡愁。有从地理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景观营造学,民俗学,文学等各角度解读乡愁的内涵与外延。该文通过在知网对关键词“乡愁”进行检索,找到乡愁与旅游开发相关的论文,总结出目前乡愁与旅游开发的融合进度,以期为日后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支撑。

关键词:乡愁;乡村振兴;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351-01

1 乡愁定义与触发因素相关概念研究

乡愁文化由来已久,乡愁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文化史里占据了重要角色,它作为一种文化记忆,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里也享受到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农村自媒体“巧妇9妹”拍摄的短视频在网上掀起大量网民的乡愁情愫,而掀起乡愁的视频内容正是炒菜做饭、田间劳作、撒网捕鱼、爬树摘果等农村劳作景象,却勾起了在城市这座水泥森林里生活的人们对乡村的怀念。

那么是不是所有離开家乡的人都有乡愁,乡愁是如何产生,面对乡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谢新丽等人认为是由传统文化的衰退、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徙与亲情疏离、对个人身份认同感的困惑、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乡愁的产生;刘爱华认为村民们从家乡来到城市,但是没有融入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出现孤岛化现象,乡愁现象油然而生;总之,乡愁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开始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更大的分量,除了回到家乡,或者吃上一口家乡寄过来的特产,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排解这一甜蜜又忧伤的情绪。

2 乡愁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相关研究

乡愁字面意思指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对于刚刚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而言,对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欣喜变化的中国人们来说,乡愁往往指的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留恋,大家在大城市买了房,扎下根,背景却大部分是从乡下走出来,因此提到乡愁就是指对自己生活过的农村的回忆,因此在习总书记的号召下,留住乡愁与乡村振兴就挂上了钩,而提到乡村振兴就必定会提到乡村旅游的开发。

于是美丽乡愁似乎就成了乡村旅游的升级方向,有部分学者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认为乡贤、乡土、乡愁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重在乡村文化,没有必要把城市现代化照搬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要尊重当地村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资本不能挤占农民利益,守住乡土文化才有特色乡村游;李晓莉等人指出“乡愁、乡居、乡思”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体验的营造与管理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人们都开始进城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也盼望把下一代带出乡村,古村落里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落空心化严重,尽管目前开展了各项保护古村落的活动,志愿者们也组织起来自发保护村落,学者们也开始对村落进行调研以期找到保护村落的可行办法,还有放弃城市高薪工作,愿意回到乡村,保护古建筑,将其改造成民宿,期望能就此带动乡村活起来的年轻人们。但是保护的速度远远落后与古村落损坏或遗弃的速度。古村落不仅是大量古建筑的聚集地,也是传统民俗节庆的场所,更是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乡村旅游在保护村落,保护家乡传统文化、习俗,更是发挥了不少贡献,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乡村旅游的同质化,乡村习俗变成了一场场文化表演的话,乡愁便更加难以寻觅。

3 留住乡愁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研究

根据前人的关于乡愁的因素,构成,触发因素等,结合习总书记的号召,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住青山绿水,留住乡愁成为城镇化道路的目标,学者们发现除了要保护看得见的绿水青山,更要保护就在我们身边的乡风、乡俗、想吐人情等。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保护具体建筑开始到保护精神财富,可以从每个人做起、也可以从政府做起,留住乡愁不是要保留落后习俗,而是保护人们的精神净土,留住乡愁应该是百利无一害的。《乐山乡愁文化研究》课题组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力保护原真性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景观基因,传承民俗文化,打造民宿文化,积极打造特色小城镇是“留往乡愁”的新思路;阮仪三、肖建莉认为留住乡愁的策略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拒绝大拆大建,留住乡才有乡愁,还要建立文化自信和坚守保护底线;郑文武、刘沛林从数字化保护角度出发,认为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本理论选择数字记忆内容,以虚拟旅游为服务形式,能设计初满足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刘沛林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留住乡愁”的当务之急是拯救古村古镇文化遗产,关键是立法保护,难点是居民的保护意识,认为旅游特色小镇与风情旅游小镇的建设是对留住乡愁的有益探索。陈碧妹也认为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寨就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及产业格局的规划、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

留住乡愁落到实处,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方法就是开发旅游,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内,我们的旅游业发展还处在观光旅游阶段。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停留在满足游客物质层面需求和感官享受的初级阶段,游客停留时间短,且花销低,这样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乡愁与旅游的结合能大大带动旅游业体验的升级,只有深度体验了才能更好留住乡愁,前期也有大量农家乐式体验,但是基础设施落后,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因此开发旅游产品时也要注意。谢新丽等认为要保持文化的原真性,怀旧性,活动要有体验性,情感要能依附,来开发美丽乡村记忆旅游产品,李晓莉发现旅游者体验乡愁、留住乡愁并享受乡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乡居,乡愁需要载体,包括特色乡村建筑、传统节庆活动、乡村景观空间、特色饮食等,乡居是发展的关键,让旅游者在体验的同时能产生乡思的情感依恋。

更有学者已经开始对乡愁体验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的,宁志丹论证了乡景观赏、乡味体验、乡情寄托对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乡味体验与乡村旅游者的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关系,乡景观赏程度会影响旅游的满意度,乡情寄托对乡村旅游者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

4 研究评述与相关启示

旅游开发是乡愁情感的重要实现形式,目前国内乡愁与旅游的结合主要是定性研究,对于具体的触发因素没有过多的研究,我认为乡愁虽然好像是因人而异的一种情感,但是人作为一种群居生物,其对乡村的怀旧之情应该也是有共性的,在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乡愁可以化身为仪式或表演,也可以是某种景观的营造,可以从族群的角度对乡愁进行分类,乡愁作为一种旅游符号,一种旅游形象,也可以从场所的范围与限定对乡愁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从实证调查,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田野调查,建构模型等,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对乡愁进行语义分析,从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结合对乡愁进一步了解,才能更好把乡愁情感带入到旅游开发中。

基于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阶段,未来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评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对乡愁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融合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也只在理论层面的对乡愁进行了文献的研究,乡村旅游的市场还值得挖掘,相关概念与模式也需要长期总结和积累。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乡愁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乡愁
乡愁
谁远谁近?
旅游
回头一望是乡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乡愁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