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城市化进程中本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认识
2019-10-21姜现甲王秋娜
姜现甲 王秋娜
摘要:旅游业在三亚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一度充当主力军的作用,这既是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三亚城市化进程中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问题。旅游业对三亚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景展示和文化传播受众面上存在优势,但也存在符号表皮化、拼贴化、随意性等文化浮表现象。随着三亚城市化进程中文博场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文化原真性意识提高和全域旅游业态的兴起,也对三亚开展本土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进程与本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实现文化原真性保护、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上具有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本土文化;原真性;全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319-02
1 文化资源的圈地化开发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往往与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生相成,开发地区旅游资源要处理好地区优势资源和待开发资源的关系。发展旅游业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和使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事物与因素的总和。”[2]随着各地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旅游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加剧,如何更好地挖掘本地区的优势资源,产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消费者的心理期待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隨着地域本土文化保护工作的发展,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成为地方发展旅游业的首选,如何挖掘本土文化中的旅游要素,如何将承载着地区传统精神和物质转化为旅游资源,也成为文化研究和旅游行业学者的共同话题。从旅游资源的角度说,重视并挖掘三亚的地区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提高三亚本土文化的认知度和传播度,也能够进一步拓展三亚旅游业发展的空间。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是构成中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支撑,这也是很多地区发展本地旅游业常见的资源开发模式,三亚也概莫能外。
三亚的历史文化著名的有旧石器时代中国最南端的落笔洞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海棠湾英墩贝丘遗址等考古文化、鹿回头爱情神话传说、冼夫人、鉴真等历史人物故事以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商贸文化交流等。海棠湾的大型原创音乐制作《海棠秀》是三亚较早以演艺的形式打造三亚传统文化的节目,是对海棠湾千年爱情传说海棠姑娘爱情故事的音乐剧演绎。尽管该演出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明显是着力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实现商业成功的是三亚宋城千古情,在三亚宋城千古情景区以演艺的方式呈现了三亚久远且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说对三亚历史文化的挖掘上,三亚宋城千古情的地域文化开发模式是成功的,既向游客展示了三亚的地域历史文化,也实现了景区的经济效益。与之一脉相承的是2018年“红色娘子军”三亚大型实景演出项目首演,成为海南推进红色旅游文化的一个主题实践。如何让游客白天听潮戏海,晚上又不失单调,无处可去,打造舞台演艺节目,将历史文化搬上舞台是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路径,通过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让游客从三亚历史的感知中获得对三亚旅游体验的独特性。
2 文化保护传承的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也称为真实性、本真性,“20世纪60年代‘本真性被引人遗产保护领域,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达成理解和共识。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本真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一项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是来自原初的可以留传的一切之整体,从物质形态上的持续、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到它的历史见证性。”[3]文化原真性原则就是要处理好文化演艺与演绎文化的关系,这是处理二者关系的一个前提条件和基础。过度的演绎就有失真的危险,通过一些声光影电效果打造的感官快感不能生成审美的愉悦,审美愉悦感的产生是在感官快感基础上引发的深层次感受,本质上是对文化的理解和思考,二者是一个持续性和层次性的关系,演绎的适度和限度最终要回到文化的长度和深度层面上来,这应该是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应有的态度,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有效的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承是一个互为表里的结构形态,不否认文化演艺的作用,但是文化演艺要向游客呈现出的是三亚文化的深度和厚度,这就涉及让游客产生对三亚文化的情感共鸣,不要让游客以为这就是演出来的,不真实的,总有一种“出戏”的感受,真实性就成为文化演艺开发上要考虑的因素。
为什么游客会产生一种真而不足,假而有余的判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游客是花钱买消费的,好玩有趣,获得一定的感官体验和刺激似乎就可以了,而真实的东西应该去博物馆看(目前三亚还没有建设文博场馆),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游客和开发商之间的恶性循环,开发商不关注真实性,游客也有对不真实认识的心理预期,做文化旅游,就要对文化传承做出考虑,可见开发商在有意识地使用地方文化资源,却没有秉承文化的传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资源圈地化开发和追求市场效益的矛盾。要想了解三亚的历史文化,就只能买票去景点当中看,作为文化资源开发的地方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市场行为,文化传承与传播并不对受众设置门槛,文化传承追求更多更广的受众面和传播效应,这就形成了对文化受众热人为的群体划分,这在根本上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如何让文化跳出圈地,让文化不再是圈养的文化,实现从“一枝红杏出墙来”到红杏遍地开的旅游景观空间格局。这也是全域旅游对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提出的新问题。
3 全域旅游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对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
全域旅游是在传统景点、景区旅游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民旅游、自驾游等新问题的出现提出的新的旅游模式,也是应对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的发展策略,“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以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新阶段。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在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从景点景区走出来,以三亚景区城区化的路径打造三亚城区景区化的文化空间格局,形成处处是景观的文化空间格局。景区城区化就是全域旅游发展要结合三亚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让旅游消费者受惠,还要让三亚居民受惠,成为提升三亚居民生活品质的抓手,这对三亚城市化进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在要素利用上要重视当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5]将三亚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的景区来打造,就不只是旅游部门的事情,需要政府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比如三亚作为全国第一个“双修”试点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工作,就涉及三亚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共同参与。而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也正是地方文化进入三亚城市化的过程。
在城市化与地域文化上,城市化的进程是各种文化要素互相融合和衍生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都是整个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城市及其发展过程中成为承载各种文化的舞台,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城市这个环境可以促使人类文明的生产物不断增多、不断丰富。城市这个环境也会促使人类经验不断化育出生命含义的符号和象征,化育出人类的各种行为模式,化育出有序化的体制、制度。城市这个环境可以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意义;同样城市这个环境,也让各民族各时期的时令庆典和仪节活动,绽放成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和戏剧性场面,映现出一个全新的而又有自主意识的人类社会。”[6]这是我们放眼整个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待城市及其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承载作用,当地域文化遇到城市的发展,为我们认识客观认识二者的一个立场。不可否认,我们还往往从全球化和地域化、民族化相对应的视角看待城市化进程对地域文化的破坏。
城市化代表的是全球化,全球化是和地域化相对应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也往往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破坏过程,正是在这种认识上的对应关系中,既有对城市化趋势的不可逆转的认识,也就有了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要求。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转换为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层面上加以认识,将地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及消费就成为一种市场行为,也就说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借重利用和开发的手段,在很多地方就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替代词了。不得不说,文化保护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国民的文化自觉,在这样一种现状下,以资源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让文化走入市场,进入产业,文化可以包装,可以营销,不失为一种措施。三亚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全域旅游是相对应于景点景区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扩展,实际上是传统景点景区的放大版,主要还是基于旅游业的发展考虑的,如何让三亚本土文化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成为三亚的城市文化,让民间情境产生的本土文化再回到民间,这也成为文化的活态传承问题。
三亚在对待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上,就已经是融入全球化的体现。但三亚有它的独特之处,全国很多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处于经济发展的考虑,旅游业对他们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措施,而对三亚来说,虽然同样可以促进三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三亚作为知名旅游城市,这个招牌本身就有强大的吸引游客的能力,这就需要三亚要以旅游业助推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形成,并非像其他地方将地方文化的开发作为旅游业态生成的手段,三亚在处理旅游业和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上,要有这样的境界。进而如何实现从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旅游景观形成→全域文化旅游→文化传承这样一种渐进的关系,让文化反哺旅游业的过程中,使得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的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关系上来,与其说在旅游业上,不如说在三亚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成为一个看待三亚城市文化的生成与建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雒树刚.文旅融合让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EB/OL]. https://www.mct.gov.cn/.
[2] 毕华.旅游资源学[M].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2.
[3]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23-324.
[4] 李金早.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N].人民日报,2016-03-04.
[5] 厉新建.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J].人文地理,2013(6).
[6]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 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