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志愿服务 创新社会治理

2019-10-21潘富强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创新

【摘要】:志愿服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尚行为,它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民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活实践,对于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多元化、弥补政府失灵、促进社会信任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治理创新成为当前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如何使志愿服务更广泛、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成为当前志愿服务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志愿服务 社会治理 创新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诞生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对志愿服务进行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

一、概念

(一)志愿服务:2013年,团中央修订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将志愿服务定义志愿者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1】从志愿服务内涵的表述,志愿服务具有时代性、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群众性、实践性、开放性、社会性特征。【2】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二)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指在党领导下,由政府组织主导,吸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3】社会治理具整体性、良序性、民主性、法治性、公正性、廉洁性特征。【4】社会组织活力状况是衡量社会力量的重要标尺。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志愿服务愈发达,社会就越充满活力。

二、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内在联系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 为创新社会治理,党中央明确提出社会治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格局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管理原则。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迫切需求,志愿服务则成为政府主导下的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扩大基层参与的需要 社会治理创新强调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自治化,必须要有公民的广泛参与,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的局面。在基层社会共同治理中,来自民间的声音和力量在基层往往更有效,与之相适应,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依赖志愿者组织的独立机制和志愿者的独特身份。志愿服务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大众化方式,能够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带动基层居民广泛参与,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

(三)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需要 我国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而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明显不足,政府在公共供给中力不从心,由此积聚了许多的社会矛盾。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補了政府的不足,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基层社区群众急需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在促进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社会文明等社会管理各项事务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志愿服务的实质是公共服务。

三、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2008年志愿服务介入地震救灾与奥运会,志愿服务迅速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注册志愿者超1亿人,志愿服务组织1.2万余家,累计服务12亿小时。发挥志愿服务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合作治理的新模式,它标志着从由国家全面控制和包办代替的全能型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向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原则的由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的转型。

(一)引领作用

1.行为引领  志愿服务作为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载体,可以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提供健康的社会行为导向。同时,它将高尚的雷锋精神注入到普通群众的日常点滴生活中,也可以成为引领社会行为导向的风标。

2.价值引领  志愿精神激励人们投身志愿服务、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赢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广泛尊重,引导全社会的精神追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人文支持及行动机制。

3.文化引领  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孕育的志愿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志愿者的道德水平和服务能力,而且通过志愿精神的内化可以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文化建设的愿望和意识,全方位参与到社会公众生活中,担负起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

(二)协调作用

1.协调党群干群关系  党群干群关系即党委、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是管理者与关系对象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志愿服务是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志愿组织作为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发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机制和方式,志愿服务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工作,增进干群关系,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协调人们之间利益关系  随着改革不断的纵深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妥善处理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寻找独立于利益纠纷双方的第三方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介入利益矛盾的第三方组织,具备公正性、利他性、无偿性等特点的志愿服务组织满足需求。服务志愿组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即讲利益,又讲奉献 既讲原则,又讲感情 提倡互助互利,引导正确义利观,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3.协调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和整个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直接关系。志愿服务有助于加强社会与个体的联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形成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在参与各类公益慈善事业过程中,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逐步建立互帮互助互爱的情感纽带,有助于构建以平等、互助、协作、友爱、和谐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三)稳定作用

1.缓解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时代需要新思路、新时代需要新发展。志愿服务也需要紧跟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新的部署。志愿服务深入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问题,找准服务突破口,发挥保障社会健康运行和协调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2.改善社会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人们提高政治认知,端正政治态度,激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政治情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從而推动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执着奋斗。

3.促进社会公平公义  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本质上看,志愿服务是一种以民众主导参与为特点的公共事业,能够促进经济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其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有效整合人、才、物等各种社会资源,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再次,志愿服务倡导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呼唤与重建优秀传统道德,培育社会正能量,其在法律框架下的有序发展连接着民主法治的结构建设,是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四、强化志愿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社会是由人构成,社区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也在社区。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最终目标。而社区志愿服务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发挥基础作用,在全社会宣扬志愿精神。

(一)坚持“全局谋划、党建统领”,以顶层设计引领志愿服务全新方向。

1.坚持整体布局。立足新兴城市、移民城市,问题突出城市,以及流动人口多、社会构成复杂、社会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将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胆探索实践志愿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子,有效弥补政府与市场管理服务的失灵,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组织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大格局。

2.坚持长远规划。立法机关需要加快制定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的进程,明确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志愿服务,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以立法手段推动志愿服务,对于调动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3.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志愿服务总会、志愿服务联盟,在基层镇街、社区、村居相应成立志愿服务日常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形成整体协调联动的管理体系和运行终端,纵深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4.坚持党员先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志愿服务纳入基层党建范围,按照“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志愿服务组织、一名党员就是一名志愿者”的思路,建立区域化党员志愿服务联盟,注册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各方联动、全社会志愿接力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项目运作、专业服务”,以做强品牌激发志愿服务蓬勃生机。

1.注重项目化运作。 出台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建设的方案,依托志愿者服务登记平台,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将征集到的惠民志愿服务项目,分类纳入志愿服务项目库。实行“征集、评估、发布、实施、考核、表彰”六步走,对确定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公开发布和现场领受,由项目承担团队签订项目承诺书,规定实施周期,项目实施完成后由项目考核组实地考核验收,实施情况在志愿服务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注重专业化服务。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功效和志愿者服务能力,从组织专业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等,注重志愿者服务质量建设,促进志愿服务体系更趋科学。

3.注重品牌化培育。本着打造传承百年志愿服务品牌的理念,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志愿服务版权保护。在志愿服务品牌统领下,开展一系列亮丽品牌项目,培育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推动良性发展。

(三)坚持“正向激励、多元参与”,以完善保障促进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1.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单位和干部年度考核,在道德模范评选、干部提拔任用、个人评先树优、发 展入党入团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真正让志愿者受尊重、有地位。

2.建立积分回馈机制。实行服务积分量化管理,积分累加可以享受银行、通讯、旅游景点等服务机构 VIP 或折扣服务。成立爱心商家联盟,招募涵盖餐饮、零售、住宿、旅游等领域的爱心商家,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

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强力财政保障。同时,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组织承接相关服务项目、鼓励社会捐赠资助等经费筹集措施,形成“财政保障,社会支持” 的经费筹集模式。

(四)坚持“固本强基、完善要素”,以规范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开展。

1.建立全面覆盖的服务阵地。按照“合理布局、有效覆盖、便民实用”的原则,在各镇、街道建立志愿服务中心,在社区(村居)、学校(医院)设立志愿服务站(室),在居委会、居民小区建立志愿服务点,在各服务窗口、办事大厅设立志愿服务岗,搭建规范统一的常态化志愿服务矩阵,为志愿者开展服务提供便利。

2.打造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依托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志愿服务网、配套手机 APP应用,实现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服务计时、管理考核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3.建设骨干孵化的标准基地。建设志愿服务孵化指导中心,提供政策咨询、组织筹建、项目策划、人员培训、办公场地等一站式、标准化的孵化服务。制定志愿者骨干“种子计划”,建立多层次的志愿者骨干培训体系,培育志愿者骨干,打造志愿服务核心团队。

【参考文献】:

【1】 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2】 孟珍伟.《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的育人作用》[A].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8卷)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 郭钰.《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5】 夏雅俐. 发展社区共治 探索志愿服务[A].《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9期)

【6】 张红霞.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志愿服务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7】 候国凤,邹照兰.  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对策分析[A].2018年(第11期)

【8】 燕乃敏.  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A].《学习日报》2018(04)

【9】 赵丽. 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A].《学会》2017年(第9期)

【10】吴春垒,赵春澄. 重视和加强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A].《读书文摘》2016(19)

作者简介:潘富强(1983.01-),男,汉,佛山市顺德区,散居孤儿项目主管,硕士研究生,顺德区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方向。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创新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