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一片沃土

2019-10-21秦名泽

大东方 2019年8期
关键词:沃土饥荒教育资源

秦名泽

“饥荒意识”——有的历史学家称,这是中华文明作为农业文明,几千年来的务农经验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民族观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共同心愿和梦想,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封建地主阶级和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剥削使中国百姓形成了对资源极其强烈的争抢意识,生存压力所迫,人人无不想占据数量稀少的几片沃土。

有一位外国作家来到中国旅游,感慨中国的公交车进站时乘客总是拥挤争抢,他猜测乘客们是为了抢占座位。后来他在坐飞机的时候发现,中国乘客连登上座位早已安排妥当的飞机都要争先恐后,他猜测是为了争占飞机上的储物空间。让他惊愕不已的是,中国乘客们连下飞机都要你推我搡地争抢个暄暄嚷嚷。

其实饥荒意识在各个领域都有表现,较之车站或机场的喧嚣与争抢,教育的饥荒意识在我国的影响诚然更加严重。

先师孔夫子主张“有教无类”,曾子在《礼记·大学》中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唐代大散文家韩愈道“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清末梁启超先生提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一个人孩童时期所受的教育,乃是他的立身之本,甚至于是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根基。有关教育的重要性根本毋须过多解释,在当今教育条件普遍改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社会背景下,教育领域的饥荒意识,带来了对教育问题的普遍焦虑。

“三人成虎”尚不荒诞,更何况关乎国家兴旺的教育问题?教育的饥荒意识在“饥荒”降临之前便一马平川地扫荡了整片中原大地,深深根植在华夏大地绝大部分的家长心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从何时起便风卷残云般传遍了大江南北,像病毒般在千万万家长心中生根发芽,甚至成为了教条一般神圣不容置疑的信仰。人生的“起跑线”从高考一路畅通无阻地推进到初中、小学、幼儿园,如今每一位家长都争先恐后地携着自己刚会走路的娃娃奔波于各个幼儿园的面试和课外班的补课之中。人生的长跑,随着胎教的泛滥,从出生前便已经开始了。

这种饥荒意识的直接作用,便是学校或教学机构“重教书不重育人”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成绩和教学进度,而将综合素质或全面发展种种浮于徒有“制度性疲劳”的教学理念之中。“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韩愈早在中唐时期便清楚地认识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乃是“小学而大遗”,先师孔子更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各因其材而教之。”岂是这些道理已然落后于紧张的时代竞争?在饥荒意识生生营造出的饥馑之年里,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只能是浮于形式的孤舟枯木,就像是晚会上的焰火或礼花,只能是一蹴而就昙花一现的噱头。正常的学习生活肩负着学生、老师、家长一并承载的沉痛负担,培养人的教育只能在教学进度和学业成绩的重重压力之下沦为喊得响亮的口号。

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在饥荒意识之下“重知识而不重方法”。学生们仅仅浮于课本的浅显理解就一猛子扎进毫无边际的题海,仿佛做遍所有类型的题目就能稳操胜券。可这种丝毫不求甚解的教学模式怎能培养出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那些在一生的学习过程中更为宝贵的——关于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这种意识同样明显地表现在阅读上,读书只满足于应付中高考的必读名著,只求模棱两可地应付考试题目。如果敷衍地读过几本名著就是学生时代阅读的全部,如何培养真正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如果读书丝毫没有“敬而专”的品性,没有寒窗苦读、求得甚解的精神追求,怎么能在日后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如何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栋梁之才?

教育的饥荒尚未到来,战鼓声声却已如雷震般穿透天际,星星的弹孔中好似流出了血红色的黎明,我们便在自己践踏出的刀疤般荒芜的土地上开始头破血流地争抢智慧树上的圣果。如今,教育资源匮乏终于成为了不争的事实,难道我们能做的只是放任其愈演愈烈,繼续在饥荒意识的压迫下呻吟着争抢不休?

国家已经做了很好的表率。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既是尝试,更是决心。各省各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调整正是大势所趋,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正不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辟道路,“育人先于教书”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求甚解”“敬而专”的学习精神已经开始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中国的教育制度愈发完善已经是不争的必然,那作为学生或家长的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只能寄希望于政府一步登天地解决一切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不,作为学生,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所真正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宝贵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我们的立身之本不是一张轻飘飘的成绩单,纵使它承载了再多人的期待和再多夜以继日的血汗——作为学生当然需要勤奋地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样去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如何“读好书,做好人。”——这才是我们泱泱大国几千年引以为傲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霜雪雨而巍然傲立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

那作为家长,能否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沃土——是家庭的温暖,是家人的关心、陪伴与爱。纵使教育资源的竞争再残酷,如果连家都不能做一片让孩子得以喘息和得到关心呵护的沃土,那孩子们成长的重量该在何处安放?孩子们的立身之根本,要扎根于何处?孩子们所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百忙之中还要对孩子的学业牵肠挂肚,甚至于看着自己的孩子做作业竟要成为每位家长的必做日课。既然想要孩子们成长,就要给他们成长的可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空间与适当的自由。既然想要给孩子们一片教育的沃土,让他们的根基得以强韧,让他们的茎叶得以盛放,那就要给他们足够的天地去感受、去伸展、去生活,自由地在成长的过程中成长,享受成长本身的快乐。不论所谓“教育资源”到底是万里锦绣还是萧索荒芜,孩子的教育之本、为人之根,都应该深深扎根于家庭的沃土。

孩子们再也不愿在“饥荒”中成长了。在三方共同的努力下,教育的土壤一定会愈发肥沃、焕发青春盛放的生机,祖国的未来将在这片沃土上自由坚实地成长。孩子们终能触到,我们抬头仰望的天穹之上,春雨般的繁星正点缀着金色黎明的天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沃土饥荒教育资源
鹧鸪天·路边草
沃土
饥荒是你造成的
游戏救国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我的孩子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