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2019-10-21虎晓强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处理技术

虎晓强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公路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分析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处理意见。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和承载力,做好排水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严格按照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路桥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技术

一、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问题

第一,前期勘探工作不够详细,无法为有效开展后续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施工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不够好,容易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负担。第二,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相应的处理手段不够先进和全面,容易出现一些工程路堤不够稳定的情况。第三,分层填筑工作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采用的碾压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填土工程进行节奏过快,影响到了实际施工效果。

二、公路工程软弱地基施工的处理方案

(一)采取换填法技术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主要采取的就是换填法,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软性土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进行回填,其中考虑到软土的稳定性,会利用碎石进行使用,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想要使用这种技术,最主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确保其他方式不起效果的情况。在技术使用阶段,需要对软土的地基进行清理,采取回填的方式,将粉末或者煤灰经过回填进行处理,在处理回填中需要结合排水法进行处理,此种方法更加适用于黄土地基,确保具有非常高效的应用效果。

(二)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

承载能力是有效检验地基总体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总体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将能够针对公路工程的土体承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采用桩间土和桩体共同受力的方式,能够促进地基沉降的情况得以良好减少,促进填土速度的不断加快,这种方式比起一般性的排水固结方法,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桩体本身、桩间土的压缩工作,使得台背填筑过程出现了较多的沉降情况。土体压缩会使得淤泥本身的孔隙水压力有所上升,相应的无法有效孔隙水的压力。全面控制好台背填筑,使其能够符合设计高程的稳定要求之后,再开展相应的开挖施工,在保证填土速度的前提下,促进孔隙水压力得以有效消散,起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但是会容易花费较高的费用。

(三)预压与堆载预压技术的核心原理

预压与堆载预压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加外荷载,强制排除基层土体孔隙内的水分,进而提升土层结构密度,增强整个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预压与堆载预压技术的实践应用需着重控制如下几方面内容:1、制定完善的软土地基夯实加固处理方案,包括荷载定额设计与施工工艺等;2、将施工观测贯穿于整个软土地基夯实加固处理流程。从初期阶段入手,按照每层观测一次的频率,待软土填充至设计高度,调整观测频率;在应用堆载预压技术时,设定适宜的观测周期,直至整个预压作业结束;3、控制加荷速率。通常,加荷速率以0.1m/d为宜,可避免堆载负荷过重对局部结构造成不可逆损害;4、采用堆载预压技术,让顶部面积超过底部面积,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加大底部面积。

(四)振密挤密法

主要指的是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等方法,使土体密实,土体抗剪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小的一类地基处理方法。在公路施工当中采用该方法,可使软土地基土孔隙比减小,以及强度提高。第五是置换及拌入法,该方法主要指的就是采用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弱地基中部分软弱土体,在将其与没有加固的部分的土体一起形成复合地基,这样就可以实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五)表面处理技术

表层处理方法在应对软土地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能够有效推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公路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表层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多的具体方面。首先,表层排水法。软土地基由于含水量过大出现,但其本身的土质较好,这样在具体开展填土操作的时候,需要从地层表面积极挖掘沟槽,将地表水进行充分有效的排出,促进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得到有效降低,促进施工机械的顺利通行和运输工作有效开展。填充砂砾或者碎石,需要尽可能填充一些透水性好的材料,使得开挖沟槽能发挥盲沟的作用。其次,砂垫层法。砂垫层通常被作为软土层,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砂砾资源较为优良,能够有效应对一些施工进度较为松缓的情况。将砂垫层的厚度控制在12~25cm的范围之内,通过提升软土地基的排水面,有效发挥构造物荷载作用,促进排水固结凝结过程得到良好的控制,增强软土层的总体强度,实现良好的稳定性。想要实现既定的施工目标,需要针对砂砾垫层施工的材料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是采用了一些中砂、粗砂,并且有效保证砂石的洁净效果,将其含泥量控制在5%以内,同时需要及时做好洒水压实工作,控制好砂砾表层的检查工作,当表层达到湿润的效果,需要充分控制好施工处理工作的总体效果。

(六)加筋技术的核心原理

当前加筋技术应用的主材料包括竹片、柳条、不锈钢钢带。通常,软土地基加筋处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基本工序:①同步处理砂石垫层与土工格栅层,进一步提升合体层结构强度,依靠合體层的强度特征增强整个软弱地基结构的承载负荷力;②为增强软土地基结构的抗压能力,应当优选填铺技术,并严格检查铺设材料质量。例如,在铺设土工格栅的过程中,均匀处理施工原料;在软基斜坡施工过程中,将施工原料紧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防结构形变问题;③在填充加筋材料的过程中,需制定完善的填铺方案,有效提升整个软土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七)灌浆处理技术

在公路工程的软弱地基施工过程中,灌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灌浆技术的水平体现着施工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在灌浆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是利用气压以及液压实现双重控制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灌浆工作的精准性。在实际的灌浆环节中,应采用多次分级进行灌注的形式完成灌注工作,以此来保证下一个环节的正常施工。为了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在灌浆处理过程中引入新兴的先进技术,使用聚氨酯或者是硅酸盐等材料,部分或者全部代替传统的施工中常用的泥浆材料完成灌注,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八)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有效运用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也可以采用排水固结法完成对软土层的固化。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大型机械对施工部分的地基进行预加载荷并进行反复碾压,在这样的施工作业中,能够有效地将其中的水分排除,从而进一步增强软土地基的密度和强度。除此之外,在反复碾压过程中还能够让地基产生一定的固结,形成较为坚固的防水层,阻止水分的渗入。同时,为了让软土层中的水分进一步排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定的排水柱,如此能够增加整个公路地基的抗剪度。在施工过程中,排水固结法和填土法等方法需要要配合使用,才能够让整个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得到足够的地基承载能力。

三、结语:

公路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化建设的水平,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沈建华.  河南建材. 2018(06)

[2]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 张凌潇.  科学技术创新. 2018(20)

[3]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 徐龙根,晏洪.  交通世界. 2017(35)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施工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解析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配置与优化管理
浅议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简析常用园林生态水处理技术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策略探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