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2019-10-21刘丽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刘丽

摘 要:登高而招,见者广矣;顺风而呼,听者众矣。顺势而为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是初中课程教学重点的基础性科目,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初中生的知识成长与品格形成息息相关。因此,紧跟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大潮,革新语文课堂组织方式,提升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合作性、综合性与人文性,不仅是伸展学生们的个性化特点,提升学生们的主动认知能力的需要,还是语文学科学科地位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新形势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单篇精读和基础知识灌输为主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过分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力求以基础知识堆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初中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而且也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获取的碎片化,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性理解,阻碍了文本魅力的充分发挥。故要想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要在新兴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着力推进语文阅读新课堂的构建,提升教学策略与教学材料、教学理念之间的切合度,发挥教学措施的最大育人效果。根据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如下四种符合潮流的语文阅读办法,先结合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1、立足整体,推进系统教学

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教学活动应该是系统的、有效的。故要想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我们就要在语文阅读活动伊始,对整个阅读活动进行整体化设计,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不重复、不缀余的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使得每个阅读教学活动都有清晰的主题和明确的构建目标,所有阅读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整體。

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分析部编版教材特点,以设置单元为本的主题活动,在有效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升了自身的阅读系统性。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我根据单元特点确定了“动物”这一阅读主题,让学生阅读郑振铎的《猫》感受平淡生活中的淡淡哀愁,阅读梁实秋的《鸟》感知爱鸟背后的深层含义,阅读《动物笑谈》感知作者幽默诙谐的笔调,阅读蒲松龄的《狼》感知动物的智慧与狡黠。

在该单元教学下,虽然每篇文本都是以动物为主题的,但各有各的特点,在文本教学中紧抓主题、凸显特性,让学生们在多样的动物写作方法感知中了解不同的写作思路,拓展阅读视野。

2、文道统一,深度解读文本

文章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志士的情感寄托物,阅读教学活动也应该是一个主观性的情感感知活动。但是主观性的情感感知也是离不开客观性的知识学习的,只有学生通过客观的知识学习,领悟组成文本的词句含义,才能有效还原文本语境,感受文本潜藏的情感。故语文教学应该是文与道的深度统一。这是初中语文阅读中应该坚持的方向,也是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荷叶·母亲》文本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视频《雨中的红莲》,然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喜欢荷叶还是喜欢荷花呀?”“荷叶。”学生答。“为什么呀?”我又问。“因为荷叶身上有一种奉献精神。”“因为荷叶会在风雨来临之际为荷花挡雨。”学生们解释道。“哦?那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是荷叶,还是荷花呀?”我继续问。“荷花。”学生答。“那为你们遮风挡雨的人又是谁呢?”我问。“父母。师长。”学生答。

随后,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之下阅读了冰心的散文诗,在现有教学情境的支持之下深化了自身对作者内心触动和细腻情感的感知,体悟了冰心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3、本质还原,凸显语用教学

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应该凸显的内容。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凸显语用教学,就要对语文教学中准确利用一切文本教学条件,增加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机会。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推进阅读教学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语言表达氛围,进而可以让学生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由的调动生活语言、文学语言等不同层次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灵活组合语词、创造性表达观点的能力。

例如:在《散步》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先根据自己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的了解,将学生分成了四人阅读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下问题:

(1)散步中一家人产生的分歧是什么?

(2)大路和小路分别代表的什么?

(3)你还有其他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吗?

随后,学生们纷纷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语言感知与表达中,锻炼学生的语言创造与运用能力。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引导下的合作学习助力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探究,既为学生们指明了阅读探究方向,也为学生们设置了一定的教学留白,扩大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思维驰骋和语文表达空间,让学生能表达,愿表达,在表达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力。

4、知行合一,构建综合课堂

只学不用的知识是无效的知识。而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却一直秉承着模块教学的传统将阅读、写作、朗诵等教学模块教学分开教学,忽视了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大都不能的应用到语文写作之中。故要想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不妨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入手,大胆实践,求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内部联系,构建的综合性语用课堂。

例如:在《观沧海》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海视频辅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描绘的广阔景象。接着,组织配乐朗诵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以组为单位对诗歌朗诵中的语气、停顿、重音等语言表达要素进行感知,在朗诵训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能力。随后,我又让学生们从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文和写一篇关于《观沧海》的阅读感悟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其一,课下完成。

这一教学过程是一个多角度开发利用阅读资源的综合性语文课堂,该课堂的构建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要想构建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我们就要在语文阅读活动组织之时,坚持系统性原则和文道统一原则,凸显语用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在综合性的课堂学习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孔文良.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望、闻、问、切[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37+139.

[2]李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6-57.

[3]洪海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剖析[J].学周刊,2019(31):55.

猜你喜欢

新形势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