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计量对装置苯耗影响分析
2019-10-21孟令猛
孟令猛
摘 要:大庆炼化公司干气制乙苯车间罐区共有10个储罐,均为内浮顶立式金属油罐。油罐DCS自动计量系统采用液位计计量法,由光纤液位计直接测出油位,系统根据储罐容积表和人工输入的油品密度,自动得出油品质量。
关键词:储罐;静态计量;交接误差;苯耗
1 乙苯罐区静态计量误差影响因素
①储罐容积表误差:由于没有重新校准,所以体积计存在较大的误差;②测量液位误差:液位测量的主要误差来自安装过程中罐顶参考高度的不稳定,由于罐顶受到静压变形,导致测量基准点位移;③密度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即使忽略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也只考虑温度因素,产生的误差相当大。
2 罐量补苯量对苯耗的影响
目前,装置每天上报数据组的补苯量为罐区苯罐罐量,因此数据组以罐量补苯量为依据计算装置苯耗。
从罐区卸汽车苯的检斤量和罐量对比来看,苯罐罐量的计量平均误差为+1.5%。
从装置补苯的流量计量(FT-1210)和罐量对比来看,苯罐罐量的计量平均误差为+1.5%。
以2014年4~9月份统计数据为例说明如表1。
由于检斤量可作为公司对外计量交接的依据,所以卸苯检斤量的误差很小(按照《油品动态计量一般原则》,衡器计量误差≤±2.5‰)。装置补苯流量计FT-1210为西安东风机电公司生产的质量流量计,设计误差为±2‰。说明罐量与卸苯检斤量和补苯流量计量的误差主要来自罐量,罐区苯罐的计量误差约为+1.5%。
由于数据组以罐量补苯量为依据计算装置苯耗,苯罐的计量误差为+1.5%,导致苯耗比实际大1.5%。
按SEB-08催化剂设计苯耗0.77 t/t计算,当只考虑罐区补苯量对苯耗的影响时,计算得到的苯耗为0.78 t/t。
3 罐量收乙苯量对苯耗的影响
目前,装置每天上报数据组的乙苯产量为罐区乙苯罐罐量,因此数据组以罐量乙苯产量为依据计算装置苯耗。
从装置乙苯去罐区流量计量(FT-1418)和罐量对比来看,乙苯罐罐量的计量误差随季节改变。
以2014年1~9月份统计数据为例说明如表2。
装置乙苯去罐区流量计FT-1418为美國艾默生公司生产,设计误差为±1‰。说明罐量与乙苯流量的计量误差主要来自罐量,罐区乙苯罐的计量误差随温度变化明显(乙苯罐为常温罐)。
按照数据组给出的油品手算量计算公式,
Mn={V表+△vys*[ρ20-r(t-20)]}/1000*ρ20*F*[1- 0.000036*(t-20)]*[1-f(t-20)]
其中空气换算系数F=0.9987,体积温度系数f=0.00075,
密度温度系数r=0.00065,ρ代表密度(乙苯的标准密度为ρ20=0.8666 t/m3),t代表温度,V表代容积表中查到的油品容积(L),△vys代表容积表中对应的静压容积(L)。
以G-809液位在10.04m时为例,查容积表得V表=
1035222L,△vys=471L。当温度t=-20℃时,油品量=924t;当温度t=-10℃时,油品量=917t;当温度t=0℃时,油品量=910t;当温度t=10℃时,油品量=903t;当温度t=20℃时,油品量=896t;当温度t=30℃时,油品量=889t。
进一步计算乙苯罐量误差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20℃<温度≤-10℃,-3.2%<乙苯量误差≤ -2.4%;
-10℃<温度≤0℃,-2.4%<乙苯量误差≤-1.6%;
0℃<温度≤10℃,-1.6%<乙苯量误差≤-0.8%;
10℃<温度≤20℃,-0.8<乙苯量误差≤0%;
20℃<温度≤30℃,0<乙苯量误差≤0.8%。
由于数据组以罐量乙苯产量为依据计算装置苯耗,罐量乙苯量随温度变化而产生误差,所以苯耗因乙苯量导致的误差也随季节改变。由“苯耗=补苯量/乙苯产量”,计算苯耗与温度关系如下(SEB-08催化剂苯耗按设计值0.77 t/t计算)。
-20℃<温度≤-10℃,1.024%≤苯耗误差<1.033%,0.788≤苯耗<0.795;
-10℃<温度≤0℃,1.016%≤苯耗误差<1.024%,0.782≤苯耗<0.788;
0℃<温度≤10℃,1.008%≤苯耗误差<1.016%,0.776≤苯耗<0.782;
10℃<温度≤20℃,0≤苯耗误差<1.008%,0.77≤苯耗<0.776;
20℃<温度≤30℃,-0.8%≤苯耗误差<0,0.764≤苯耗<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