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结构的优化

2019-10-21李宵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优化策略小学音乐

李宵

摘 要: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反映着一定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任务的完成度。因此,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组织核心素养教学改革,小学音乐教师就要积极优化教学评价,借助评价来反思与完善音乐素养教学改革的具体进程。本文将从根据三维目标确定教学评价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全面优化评价主体、根据教学活动切实拓展评价手段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优化教学评价结构。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优化策略

核心素养理念是我国教育部为了切实解释与解决“立德树人”问题所形成的一种先进理念,它从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希望一线教师全面分析本学科对于优化学生学识、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的积极作用,全面关注了学生的现实成长与未来发展潜能。其中,音乐素养则从“文化理解”、“艺术表现”与“审美感知”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小学音乐学科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養方面的积极作用,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全面解放教学空间,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素养体会。其中,教学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因为教学评价本身就对教学活动有着诊断与导向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去改善教学评价结构与落实方式,从而切实优化音乐教学环境。

一、根据三维目标确定教学评价标准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应该影响着小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与组织程序,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终极教学目标出现的。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小学音乐教师同样也需制定短期的课时教学任务,保证小学生可以稳步形成音乐素养。由此,新课改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确定了核心素养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向。由此,小学音乐教师则可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评价的标准与具体内容,全面关注小学生的知识、技能、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的表现,从而切实反映出音乐学科的教学现实,为下一轮核心素养教学活动做准备。

就如在《苗家儿童庆丰收》一课教学中,笔者就按照三维目标设计了教学评价目标,以便全面分析本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知识与技能”评价标准为:观察小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区分“XX X|”和“X·X XX|XX X”这两种节奏;观察小学生是否可以准确演唱歌曲,同时要分析学生在演唱时是否会代入自己的感情与体会,对歌曲进行个性化解读;观察小学生是否可以明确意识到三、四句的具体变化;观察小学生是否学会了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过程与方法”评价标准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是否存在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是否与其他同学、教师实现了积极合作与有效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标准为:小学生是否能够通过音乐学习理解苗族儿童对于丰收的喜悦与幸福之感,在鉴赏音乐作品时是否产生了自己的情感体会;小学生是否真正感悟到音乐这门艺术的魅力与表达特点,是否产生了音乐学习兴趣。这三个维度的教学评价标准可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而这就便于笔者准确判断小学生是否在音乐课上发展了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根据核心素养全面优化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实施教学评价活动的负责人,每一个评价主体都会在感性思维与理性认知的双重作用下进行价值判断。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评价信息的来源十分单一,信息也比较匮乏,且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并不能客观反映出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改革活动的具体进程。因此,在核心素养改革进程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树立发展性教育理念,有意识地丰富评价主体,比如引导小学生自主评价个人所学,积极鼓励学生实现小组互评,亦或者结合一定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去分析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由此整理多元的评价信息,从而切实得出优质的评价结论。

就如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与学生一同分析了歌曲的节奏特点,为学生解释了歌曲的文化创作背景与歌曲情感,鼓励学生自主演唱,学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在本节课上,笔者鼓励小学生将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全面展现自己的反思与评价能力。比如,有一个小学生自信地表示自己的音准较好,在学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时候比较高效,也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歌曲情感。但是,这个学生却在学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集体舞舞蹈动作时产生了肢体不协调、忘动作等现实问题,表示自己并不擅长跳舞,还认真阐述了自己对舞蹈小组组员的感激与赞美之情,谢谢了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再如,另外一个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比较消极,表示自己缺乏艺术细胞,不敢唱、不敢跳,同时也认真赏识了其他同学勇敢展现自我的勇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向对方一样勇敢。面对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评结论,笔者会认真提取有效信息,及时补充教师评价,以赏识、肯定为主,帮助小学生形成了学习自信。另外,在课后,笔者鼓励小学生自主练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歌曲与集体舞的相关动作。由于无法全面追踪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以笔者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可以全面监督与客观评价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及时与笔者共享相关资料,由笔者及时丰富过程性评价结论。

三、根据教学活动切实拓展评价手段

评价手段是评价主体组织评价活动所选择的工具、设施与方式,每一种评价手段都反映着具体的评价目的,也会得出不同的信息数据,便于评价主体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以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中心,所以单一的音乐考试就成为小学音乐教师首选的评价手段,反映出具体的教学结果。但是,核心素养教学却并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变化,还十分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学生的习惯、意识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灵活选择多元的教学评价手段,从多个维度收集评价信息,由此做出全面、客观、精确的价值判断,保证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如在《幸福花儿开心上》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以课堂观察记录表与纸笔测验这两种评价手段判断了本班小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成果。首先,课堂观察记录表是根据三维评价标准来列出相应的评价项目的,包括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变化情况、对民族音乐特点与技能的掌握情况、鉴赏歌曲情感与内涵的思维提升情况、歌曲合唱的具体行为表现等等。这一评价手段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与情感变化。在课后,笔者就认真检查了本班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术水平,重点观察了学生是否可以以热烈、欢快的情绪去演唱歌曲,以及学生对歌曲节奏、旋律的具体掌握情况,客观指出了学生的演唱问题,帮助学生技术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确定了课后自学计划。由此,则可系统整理教学成果。除此之外,笔者也会以“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整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重点整理音乐创新成果与突出成就,全面丰富评价信息。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未来一生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客观分析音乐素养的内涵与课程目标要求,及时完善教学评价的结构与效益,全面分析小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发展潜能,全方位地诊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生成情况,并据此设计与完善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万亚.小学音乐课堂中即时评价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99-200.

[2]刘向丽.多元化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初探[J].华夏教师,2019(01):50-51.

[3]赵建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思考[A]. 江苏省教育学会.2016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报告文集[C].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16:6.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优化策略小学音乐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