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碑刻媒介看中国古代传播观念

2019-10-21汪鹏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古代碑刻

汪鹏

摘要: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看重德、功、言的传承。在传统的传播观念中,人们希望精神和思想能够跨越时空,传播久远,从而实现德、功、言的代代传承。基于此,古人根据媒介传播的特性,发明了碑刻媒介。人们对碑刻的热衷,反映出中华民族传播观念中强烈的尊祖、祭祀和生命意识。

关键词:碑刻;古代;传播观念

中国人看重德、功、言,追求人生不朽。德、功、言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生命的消亡也必将不复存在,怎么使德、功、言传至千秋,成就不朽?前人的思想和发明创造又怎样才能传播久远,不至于湮灭在历史之中呢?古人认为,在石头上镌刻符号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石头材质坚硬,能够经受得住风吹日晒,信息的传播耐久度和保真度都比较高。《吕氏春秋》记载大禹“功绩铭乎金石,著於盘盂”。高诱注云:“金,钟鼎也;石,丰碑也。”《周礼·思勋职》亦云:“勒鼎铭勋”,是说有功勋者,都要铸器以铭记之,令后世子孙不忘其功德。所以,在中国古代,通过在石头上刻制碑文进行传播,是很受人重视的,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播,功效是很突出的。

一、中国人对金石旳倚重

我国的刻石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记载看,刻石文字大约兴起在青铜铭文衰落之际,现能见到的秦金石文字最早的当是唐朝贞观时期发现的《石鼓文》,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据马衡先生考证,所谓石鼓其实是秦国早期的石刻,年代在献公之前,襄公之后,约在公元前777—前384之间,也就是在东周时代。这是目前已知的年代最早的时刻之一。

石刻文字与秦国历史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印记着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对天下人思想的钳制。春秋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生产的大量青铜,绝大部分则是用来为王侯卿大夫贵族铸造器具,而秦自用商鞅变法后,重农重兵,青铜限用于制造农具、兵器、兵符、量器等方面,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和场合就减少了。那么如何把思想传之久远呢?就需要新的耐久性媒介。这个时候,在石头上刻制信息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式。因为,石头和青铜器在耐久性上具有相似的功能,同时,石头取材容易,成本较低,也比青铜器更容易刻写。因此,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时候,就采取了刻石的方式传播其功绩。通过刻制巨石,即是彰显其国力和功德,也是向天下人昭示着秦王朝的永久和坚固,从而进一步稳固秦王朝的政治统治,如著名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希望所创功业能千秋万代,万世无疆,然而天不遂人愿,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最终大厦倾倒。自春秋历经战国、秦灭六国、楚汉相争至刘邦得天下,数百年的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西汉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采用黄老之术和儒家学说治世,与民休息,推行孝道,治理天下以简易。所以,西汉立国之后,并没有采用秦朝刻石纪功颂德的作法,其原因除了上述经济凋敝外,东西部文化的差异也是其重要原因。汉朝统治者多来自东南楚地,平原广袤,山水之乡,所欣赏的是小桥流水、风花雪月,没有倚重高山巨石的思想情感。所以,西汉流传下来的具有纪念性质的碑刻较少,如《群臣上寿刻石》《莱子侯刻石》等。这些刻石类别很杂,形制也不固定,字数较少,石质粗砺,缺少传世名碑。这一方面与当时书写媒介更喜欢用竹简和缣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西汉的传播观念有关。至东汉时期,人们的传播观念再次发生了改变,刻碑立石之风气再次兴起,各种碑刻门类几乎齐全。立碑的人,上自帝王贵族学人,下至平民及信奉宗教的善男信女。汉代众多的碑刻承载着历史文化,延续千年而不衰,不断丰富着汉民族文化,使之越来越凝固,越来越强大。

我国在雕版印刷术未发明以前,金石是承载文字、垂之永久的最主要的书写媒介。何谓金石?“金”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则主要指碑刻。青铜器皿作为文字传播的媒介兴盛于商周时期,而石碑的大量开凿则是在东汉时期。东汉后期,社会上兴起刻碑之风,人们热衷于刻石立碑。刻石的文字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王朝建国、典章制度、风将定界、社会治乱、神鬼祭祀、歌功颂德、经史诗文、书札医方等,一切社会活动,无所不有。人们对碑刻的热衷,反映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尊祖、祭祀和生命意识。《墨子》一书中曾多次提及以金石传至后世子孙,墨子如此重视金石的传播功能,显然是把金石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最坚固,最具有永久性的传播媒介看待的。

二、丰碑成为对死者追忆的标志

碑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们为什么有那么热衷于立碑呢?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解释说:“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唐初徐坚在《初学记》中说:“碑,所以悲往事也。”可见,在汉唐时期,树碑的意义主要是思念已逝亲人,追忆祖先功德。碑是传承精神,追忆先人的标志。中国的古碑中最多、最常用的还是墓碑及宗庙和祠堂碑。古代墓碑多为青石,石质坚硬,在其上刻字很费力。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费力气刻碑呢?这与中国人传播观念有重要关系。《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为父祖辈办理丧事;追远就是举行寻根祭祖活动。人死之后,如若有魂灵,那么魂灵归于何处?必追寻祖宗,与祖宗神灵同在。在中国“孝”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为父母养老送终。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养育者,对子女的挚爱无与伦比,在父母年老体弱之时,为父母养老送终,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为人子应尽之义务。孝始自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二是父母死后必要起坟葬埋尸体。葬埋是为了掩盖尸体,不为禽兽、虫蚁嘬食。所以父母去世必要葬埋之,修坟以作标志。所以,修坟埋葬也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以尽人子之孝的又一重要责任;三是树碑祭祀。为父母树碑、祭祀,彰显的是死者后继有人,香火不断。有先人墓穴作为标志,以便祭祀、怀念与瞻仰。然而坟墓日久必会荒废塌陷,尤其三代之后,知者日渐稀少,先人的事迹也会随之湮灭。祖先中那些功德卓著之人,数百年之后,如何令后世子孙知其功业呢?只有将先人功德刻于巨石,方可流传千古。于是刻碑之风渐起,至东汉风靡。加上汉代推行孝行,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只要经济能够支撑的,无不热衷为父母刻碑以作纪念。这既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人子孝行的继续,更是孝敬文化的传承。这些又反过来推动中国人对碑刻的长期热衷和推崇,以致树碑之风之历代不衰。碑刻已经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有力的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和民族风习。

三、丰碑是生命永恒的追求

丰碑是生命永恒的追求,人们希望借助碑刻以实现精神不朽。古代由于生存条件恶劣,生病又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商周时期人均寿命不过40岁左右,人们常常由自然景物的荣枯感慨人生的短暂,人生苦短,犹如朝露和冬雪。人们由自然界中的景物感悟到生命的短暂易逝,人只不过是在天地中瞬间的存在,如同地上的霜雪,不过是短暂的停留。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保持思想的长久?怎样才能使灵魂得到安顿?怎样才能做到死而不朽?这是春秋至魏晋时期的诗人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他们辗转反侧、夜不能眠,无比焦灼,终日沉思着、低吟着,但最终只能作出相同的答案。生命终归是有尽头的,长生不老只是一种愿望,人所能做的大概只能是延年益寿或身死而名不灭,也即尽量赋予个体所占有的短促的生命以密集的意义,建功立业,使生命在这稍纵即逝的现实中赢得永恒和不朽,人所能做的只有如此了。于是,從秦始皇东巡泰山,刻石以作纪念开始,士大夫多有仿效,至东汉树碑之风张靡,人死之后,不仅在墓前树立石碑,而且刻上长篇文字,用于纪功颂德。为了记住,也为了缅怀,人们把死者的名字和事迹刻在石头上,立在坟墓前,希望英名不灭。青青巨石,巍巍丰碑,传承着精神,彰显着人生的不朽。在中国古代,利用碑刻媒介传播,是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可的传播方式。碑刻在思想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了生命延续的标志,千年不衰地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梦想和重托,一代复一代,凿刻复凿刻,经过数千年的积淀,碑刻至今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四、结语

中国是使用、利用碑刻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国家,拥有世界历史上最多的碑刻。在文化记忆和传播方面,碑刻与早期其他媒介如兽骨、青铜、简牍、缣帛等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简牍、缣帛相比,碑刻易于取材,质地坚固耐久,传之久远;与青铜等金属相比,石头的造价低,镌刻方便。正是由于这些优长,中国形成了碑石传播的独特心理,认为凡是重要的,不应该遗忘的事情,就应刻碑立石,以求传之久远。碑刻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器物,是华夏民族文化和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它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对历史事件、人物、政治、经济、文化的记载,客观反映了当时的文明状况,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折射着民族的文化传统。

猜你喜欢

古代碑刻
明显陵碑刻图式元素的艺术特征探析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从碑刻看清水江流域民间生态行为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古代书院藏书探析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中国传统碑刻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