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教学“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

2019-10-21李鹏

科学大众 2019年8期
关键词: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实施图像处理

李鹏

摘   要:文章以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详细阐述了课程中“海报设计与制作”学习情境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及反思与改进,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教学过程中时间、空间的限制,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以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实施;图像处理

1    整体教学设计

1.1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对前期8个学习情境的测评,教师了解并评估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已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能力。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及团队协作能力,但综合应用能力尚有不足,图形创意能力匮乏,手绘能力较弱,比较缺乏美学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

依据平面设计师岗位需求、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总结得出本次实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同时,根据已学情况和往届学习情况,确定该课程的重点为图1中知识目标的1~6,难点为图1中知识目标的1~2及能力目标的2,4,6,7。

1.3  教学内容

“图形图像处理”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理论实践一体课。该课程结合平面设计师岗位需求、“Adobe中国认证专业平面设计师”考核要求及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内容整合为9个学习情境(见图2)。本文阐述的内容是该课程的最后一个学习情境:海报设计与制作。本学习情景是对之前8个学习情景所涵盖知识点的综合训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由企业典型职业活动转化而来,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图形图像处理”的综合实训。

2    课堂教学实施成效

2.1  教法学法

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基于“将岗位任务融入课堂任务”的教学理念,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明确工作任务要求,让学生用到什么学什么,改变了传统以教材为中心的知识点教学模式。同时,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改变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被动式学习。不仅如此,在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时,增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评价环节,从而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理念,培养其理性学习的行为习惯。

2.2  信息化手段解决重难点

2.2.1  网络课程

“图形图像处理”网络课程涵盖本课所有教学内容、实验实训素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帮助学生预习复习所学知识。

2.2.2  媒资系统

媒资系统存储了大量的视频、音频、图像、图形等素材及平面设计的优秀案例,供学生查阅,帮助学生从优秀案例中汲取灵感,借助素材再创造。

2.2.3  学习通APP

教师在课前借助学习通APP发布本课的导学内容,学生预先学习,带着问题听课,有助于聚焦重难点问题。课上借助学习通APP发起小组讨论,增强师生互动,学习通APP还能对学生提交的信息做数据分析,直观快速地反映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2.4  极域电子教室

教师对重难点问题借助极域教学软件切屏示范讲解,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借助极域教学软件实时监控功能,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2.3  课程流程

依据平面设计师岗位需求和典型工作流程,把学习情境9—海报设计与制作划分为4个工作任务,课程设计及时间分配如图3所示。

2.4  课前准备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根据导学方案预习,学习途径包括教材、同学交流、师生探讨、多媒体网络(如微课资源)等,再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课堂,进而提高注意力和参与度。预习过程中要完成下节课预备内容测评,以便教师根据测评情况预判教学难点。工作任务3课前预备知识测评结果如图4所示。

2.5  课中实施

本次实训共4次课,每次课为4课时连排,课堂教学包含6个环节,如图5所示。

(1)知识回顾。教师复习提问,在学习通APP上随机选择学生作答,此举能削弱老师的主观判断影响,增加每位学生被选概率,促进学生课下复习。同时教师在学习通APP上为回答问题的学生打分。

(2)课程导入。向学生发放任务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精读任务单,获得工作任务信息。亦可借助投屏向学生展示优秀海报案例,导入课程内容。

(3)明确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流程,明确每一步的任务要求、任务目标,合理有序地展开工作。

(4)制定方案。教师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图形创意三部曲、草图绘制四步法、图像抠像口诀、文字编排两大招等技巧,帮助学生合理制定方案,解决学生设计制作中的難点问题。

(5)实战演练。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这个过程是反复推进的,让学生试错、纠错,不断尝试,精益求精,达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以及促进能力的提升。

此过程穿插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打开思路,参与讨论能够培养学生发表意见的能力以及听取他人想法,并给予他人反馈的能力。教师需实时观察,实时引导,对于集中出现的问题和重难点问题,教师借助极域教学软件切屏示范讲解。

最后,学生展示汇报、互评、投票推优。学生互评时,反馈意见应优点多于缺点,提升学生自信心,将缺点聚焦于一个,更易于学生进一步改进。借助学习通APP上传作品,便于师生共同观看。学生移动端上传反馈意见,大屏按词频显示所有学生建议,通过APP数据分析,使学生直观快速地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6)任务评价。任务评价包含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和作品评价3个方面。如图6所示。

2.6  课后延展

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本次课的测评,为后续课程提供学情的数据分析。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3    反思与改进

3.1  教学效果

课前在教学平台发布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学习并完成测评。根据学生测评情况,教师预判教学难点,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与以往学生本实训学习情况对比得出,教学效果突出,如图8所示。

课堂任务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法,结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汇报、学习通APP现场投票等方式,使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实现了课堂的高效与有序。

3.2  特色创新

3.2.1  “任务单”导学

教师运用“任务单”导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伴随着任务,通过动手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任务单”导学的模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协作的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3.2.2  “口诀”辅学

教师根据行业标准及企业多年工作经验,提炼出图形创意三部曲、草图绘制四步法,图像抠像口诀、文字编排两大招等操作步骤和使用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3  教学诊改

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的特点,在课前在线学习时,可以尝试进行分组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引导小组讨论共同完成预习要求,这样组长和组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小组之间微调,达到提升互动性的目的。

猜你喜欢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实施图像处理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学校《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构建《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
基于图像处理与卷积神经网络的零件识别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开发与建设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图形图像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学好photoshop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