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承志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2019-10-21王琪

大东方 2019年9期
关键词:张承志存在主义萨特

王琪

摘 要: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创作于1983年,80年代的文学相比于60、70年代思想解放环境松动,当时的文学界是走在思想的前沿的,当时的很多国外的方法论对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萨特热”,有很多作家受到了其影响,尤其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北方的河》就是产生于那个年代。很多研究都会把张承志划归到知青文学、反思文学中,但是张承志对往昔生活的挖掘表现了另一种趋向。他从草原上、蒙古族、回族找到原始人性的品格与情感,作为更新自我与社会的力量,他的作品中是有存在主义的因素。以他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为例。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张承志;《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的青年的奋斗故事,在其文本的叙述中,主人公的一些观点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自由”与“责任”观是相通的。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自由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萨特认为人生来自由,自由就等于是存在,“人的自由先于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是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

“我”原本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要走上学校分配的岗位工作,走上一条被安排好的道路,但是听到被分配到“计划生育办公室”他气得火冒三丈,他铁青着脸什么也没有说......他当天就去图书馆借来了地理系的讲义。”“我”在知道毕业分配并不如意之后他干脆地进行了自我选择,选择考地理系的研究生,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造就自己。“我”的存在是通过“我”自身进行自由选择出来的,“我”的价值也就是“我”自身所选出来的意义。萨特的存在主义中强调了个人自由,个体的人的存在以及进行自由选择的意义。自由之人命定的状态,自在的世界因为人的选择而充满活力,人活着也因为自由而有价值。面对无可奈何的存在,书中的他们坚信“存在是命定的,本质却是自由的”面对命运的挑战,主人公能够超越认命、抗命、宿命,意识到自身的命运而觉醒到自身的命运,把命运转换成使命,意识到自身的使命从而能够有所超越。萨特认为自由选择的过程也是人不断寻找自身本质的过程,正是在这过程中,人赋予存在以存在的意义,“我”放弃唾手可得的幸福,而去服从理想境界诱惑。“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在书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与那位美丽的姑娘,遇见的那位女摄影师之间发生过爱情。但是后来“我”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听之任之,任其自然发展的,尤其是在知道姑娘跟徐华北在一起之后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不,这不是我渴望的爱情,他轻轻的摇了摇头。我要鼓足勇气坚持下去,哪怕真的陷入悲剧我也绝不屈服。”“我”还是没有抓住这段可能的爱情故事。既然个体的人的存在以及如何存在是人自身进行自由选择出来的,那么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我”对待爱情的的自由发展也是一种不选择。这与萨特的“自由观”是相对应的。

《北方的河》书成于上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萨特热”,萨特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荒诞的”和具有人道主义的“自由选择”等观念,此时都十分地切合中国的社会环境,符合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在80年代初始,中国文坛上的一些青年作家正刚刚经历着中国的“反右”,“上山下乡”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时候,当时的很多作家对于自身探索陷入了一个迷茫时期。原有的信仰消失了,他们开始感到世界的荒谬和人世的苍凉与痛苦。薩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主张把人类的命运交在自己的手里,实现自我的价值,是一种比较乐观的学说。这部小说的一开始就有一个小引:“我相信,会有一个公正好、而深刻的认识来为我们总结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的。”结尾处写到“窗口渐渐变得亮了起来,东方现出了晨曦。”全文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和乐观的态度,张承志在小说中寄托出来的理想明显受到当时存在主义的影响,整部小说“我”的形象是一个经历过迷茫,找到方向,走出困境,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的形象。书中“我”的形象以及我身边人的形象都是一种刚刚走出自我的虚无状态,然后在新生活的路上前进。

书中的“我”一直是在不断的追寻北方的河,这在小说一开篇就点明了。我去过黄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一共四条河流,每一条河流都交给我不同的东西。在黄河时我要寻根,在关键的时刻给我指引;在面对湟水时,湟水教会我自然平和;在“我”回忆额尔齐斯河时,我由莽撞变为成熟的;“我”到达永定河,在永定河那里受到了鼓舞,不再迷茫。每一次在我感知到不真实的存在,我都会到河流的身边去找寻,找寻自我,也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北方的河》自我意识的强烈。对于内心世界的信仰和追寻之中。主人公放弃了俗常的欢乐,把人生价值寄托在一种理想的期盼之中。他甚至毫不动摇的相信这种目标的存在是可以达到的。只求在自我意识到的内容中寻找理想世界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

在新文学的谱系中,张承志是一个始终勃发着创造激情与超越冲动的作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张承志主要选择了散文这种形式,本来张承志的作品就有一种抒情的成分在,他似乎并不是严格按照小说的写作方式来创作自己的小说的,很多作品都会有一种散漫的感觉。在我看来,这种这种写作方式是为了能更好的表达自己,更加自由的诉说。到了后期《心灵史》的写作这种散漫的风格更加明显了,有些研究者将他称之为意识流的写作。他的散文化的写法在当时显得很另类,按照他在《离别西海固》中的叙述:“在一九八四年的西海固深处,我远远地离开了中国文人的团伙。”他与中国文学分道扬镳了,他也是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找寻自己的存在。

他的作品中似有若无的总会有一个追寻的主题,从一九七八年发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开始,张承志便以一种强烈的理想精神鲜明地区别于当时“伤痕文学”的时尚,王蒙称其为“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当时很多作家都是在时代的潮流中写作,唯有他独树一帜,以写作作为寻求自我的象征。《黑骏马》典型的“寻找”的主题和叙事模式,《北方的河》通过对极限的挑战实现自我的确认。他在《金牧场》里宣称将为自己“寻找一种方式”寻找自己“今后存在的形式”。在张承志,一切寻找都是对意义的寻找,寻找自我,寻找自我的存在方式。孤独与寻找,是张承志的自我状态,也是对自己的描述,他以此来宣告他与同时代的人所不同的流行见解,那是他自己为自己选择的姿态,他体味着自己的孤独,也体味着自己选择的情境。在别人诉说“失落”、申述“代价”、反思“扭曲”之时,他的笔下却是努力站起来一个人,一个草原上自由成长的少年,这个人物宣称“连青春的错误都是充满魅力的”,立意在“北方的河”这一个主题下,写出属于自己的“幻想的河,热情的河,青春的河。”

张承志认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处,不应该一直待在书斋里也不应该一直待在学院里,这就跟萨特二战后的观点转变认为的“介入”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很多人都是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很多人写得作品是对于过去经历的不满。受过的苦难,但是张承志不是,他守住自身,属于自己的孤独。

张承志在当代的文坛上是独特的,有人从民族身份入手考察他的作品文化可谓是独树一帜。无论张承志自己有没有受到直接的存在主义影响,他的很多思想都是与存在主义契合的。

结语

张承志是一位“在路上”的理想主义者,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即使孤独即使迷茫,都是在坚持自我追寻自我,即使在追寻过程中会有幻灭由此引发的虚无以及对于对于主体的严峻考验。而解读《北方的河》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我们从小说中主人公追寻真实的存在,读者得到启发。我们应该坚持自由选择、行动和充满希望,只有这样才能逃出生活的无序和杂乱,获得真实充满希望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97版。

[2]萨特: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洛朗·加涅宾:认识萨特,顾嘉琛译,三联书店。

[4]萨特:萨特读本,桂裕芳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张承志:北方的河,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6]萨特:萨特论快乐的自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7]萨特:存在给自由带上镣铐,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8]郭晓东:中国当代知青文学,传统文学与当代意识丛书,饶芃子主编。

[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说,北大出版社。

[10]张承志:金牧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黄晓蓉:追逐的理想与青春——浅谈北方河的主题意向,名作欣赏。

[12]岳雯:抒情话语与八十年代小说家的命运,小说思潮研究。

[13]马梅萍;黄发友:張承志文学年谱(修订稿),东吴学术,2015年第四期。

[14]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一位作家

[15]黄发有:复调的探寻——张承志的研究综述,回族研究,2006年第三期。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猜你喜欢

张承志存在主义萨特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怎样的心灵以及如何心灵:《心灵史》的一种读法
你自己选择
浅谈张承志小说创作中的母性书写
张承志文学写作的元记忆和元话语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