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

2019-10-21李超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收敛性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摘 要:国内各区域经济在结构上往往差异明显,整体经济并未呈现出趋同的发展趋势,但通过控制外部因素,经济增长就会趋同。而增长收敛性分析往往会结合经济发展和区域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缩小收入差距。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并且研究了区域经济有关的发展收敛性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收敛性;协调发展

为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国内政府有适当调整区域经济战略目标,以及时转变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步一步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情况。但据不完全统计资料却显示,尽管这些发展战略大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却并未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绝对差异,所以,引导经济如何收敛性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 我国区域经济现状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一直都在探索经济发展及区域差距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加快经济增长、避免区域差距、经济收敛性等研究问题确实存在着。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市场化也在加快发展进程。尽管全国经济发展有显著提升质量及效益,但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较高生产效率的东部区域却集聚资本、生产劳动力等,以至于不断扩大了东中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最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安定和谐。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践行收敛性发展方面的工作。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收敛性分析

(一)收敛在现实世界上,收敛最接近直观理解分析经济趋同领域,就是指某国或者区域人均产出或收入差异,常常会在时间向后推移中不断减少。目前,一般通过横截面数据,分析测量收敛。

据分析三大经济区域人均GDP不同的结果显示,自改革开放迄今为止,国内各省区先有所缩减整体上人均GDP方面的差异,再不断扩大,且省份间的经济发展也愈发分化。尽管在东、中部,人均GDP在不断缩小差异,但东、中部和西部的差距却在深入扩大。在东、中、西部,安全带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收入不一样的“俱乐部”在逐步形成,且以东、西部最为显著。据分析对比可知,我国各省区及三大区域范围内,人均GDP呈现出双重趋同形势。

(二)β收敛

在β收敛中,是指基本经济特点一样的国家或者区域,和人均资本高的先进国家或者富裕区域的对比分析。一般人均资本低的国家及落后国家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率。也即基本经济特点一样的国家在增长经济率和发展水平上有负相关关系。

自进行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省区发展经济并未出现绝对β收敛,但是东、中、西部却有显著的β收敛。在控制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后发现,国内各省内部的行政单位,在自身经济发展间,存在明显的β收敛。从国内各省区上看,人力投入、外来资金率、省人口增长率、各省经济所占比例及其经济开放性、市政公路等均属于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同样也属于影响各省区经济趋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 中国区域融合经济发展俱乐部

一般情况下,说的融合俱乐部就指的是某国家或者区域在增长人均GDP上结构特点相似,且经济发展较好的不一样经济体间呈现出整体趋同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在某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经济体与另一个具有发达经济的经济体一起组合而成的一个大规模经济集团当中,存在彼此融合经济的基础条件。然而,在两个具有显著经济发展差异的大规模经济集团间,却并不存在这种显著的趋同发展经济的趋势。

目前,在我国各个区域间,有机融合经济俱乐部方面,存在着相当深刻的历史发展根源。①自我国改革开放初,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综合作用下,在国內东西部间出现的需求水平及其结构上的不同,最终需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但东部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却远远快于中西部。②在投入因素方面,东部除了具备东西部无可企及的资金总额外,还储备大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所以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不及东部。③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空间布局上看,以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在整个空间上,呈现出从沿海东北至中西部,逐步进行发展的特征。所以,在经济体制方面,东部往往存在更为灵活多变的于经济整体发展相当有利的经济结构体系。此外,由于东部往往拥有更优异的发展条件,因此为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于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益的优惠政策方针,以帮助东部地区广泛吸纳港澳台人才和国外资本,并进一步从资金筹集上扶持东部的深入发展。

四、 经济发展收敛性模型

一般而言,在一个完善的发展经济的收敛模型中,往往含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累积资本、劳动力流动、扩散专业技术。一旦以上三个变量发生变化,就会从各种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整体收敛性。其中的累积资本因素,往往通过改变数额,来进一步影响发展经济方面的收敛性。在持续减少资本收益的情况下,往往会减少累积的资本,并且从整体上收敛资本额,进而引起经济发展出现收敛迹象。劳动力流动除了是指会大量流动人力资源外,从广义上看,劳动力流动还涉及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总体流动。通过在不一样的地区,不断加快流动以上生产要素的速度和数量,便会引起各地区间呈现出发展经济速度上的差异,甚至迫使经济发展呈现出收敛趋势。扩散技术就是指贸易、投资等需要扩散的技术,例如,伴随我国建设的持续发展,发达区域往往会不断输送一些技术到不发达的区域。所以,在高新科技的剧烈刺激下,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就会提升既有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那些发达区域。由于高新科技往往会降低研发风险、增大生产率,所以会令欠发达区域赢得高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速率,而引起经济发展出现收敛趋势。

五、 发展经济的收敛机制

据上述分析研究可知,现阶段,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在自身收敛机制上,可以说成是资本收敛方面的机制。具体的收敛机制表现是:先递减资本收益,再收敛资本,最后收敛经济发展或者呈现出扩散技术方面的收敛机制:先扩散专业技术,再收敛专业技术,最后收敛经济发展。又或收敛流动生产要素方面的机制:先流动要素,再收敛生产率,最后收敛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各个区域,由于地区特点上的不一样,以上三种收敛机制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作用效果,但在收敛区域发展经济当中,却会一起进行相互作用。不仅因为区域特别会引起大小各异的收敛机制影响作用,而且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相应的收敛经济发展方面的机制也会不一样。据有关研究显示,在改革开放等的综合影响下,收敛资本、收敛专业技术扩散、收敛生产要素这三种机制,均会大幅作用经济发展方面的收敛,并且分别发挥出相应的收敛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均GDP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收敛性。而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收敛资本机制、扩散专业技术收敛机制,却在发展经济当中起到了很明显的发散作用。但收敛流动生产要素的机制,却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以至于在该阶段,国内人均GDP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发散性趋势。

六、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的收敛性可知,为了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国家就要深入考察协调地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并且凸显出跨区域方面的空间特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外溢效应十分明显,所以应注意推动跨区域之间的团结互助,推行“富邻”方针,以围合而成共赢局面。基于开放经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各区域要积极冲出行政区划,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以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开放发展,从而强化收敛性。

参考文献:

[1]宋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6.

[2]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4.

[4]梁宗德.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与溢出性分析[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5]李树,鲁钊阳.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收敛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3):27-35+47.

作者简介:李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青岛农商银行。

猜你喜欢

收敛性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我国省域经济空间收敛性研究
情绪波动、信息消费发散与福利分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