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其应用
2019-10-21郝自飞陈少波蓝文泽
郝自飞 陈少波 蓝文泽
【摘 要】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企业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力系统新结构的研究,方便日后在电力系统中可以集成自动化等一些先进技术。推动电力系统逐渐向节能化、现代化和低污染化的方向迈进,以保证国家电力产业可以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电力通信电源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保证电力通信电源能稳定运行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可靠性
电力系统网络建设关系着国家整体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正常的运行需要依赖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电力通讯系统可以及时准确的将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指标,实时传输给后台控制部门,电力通讯系统的正常与否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通讯系统的建设规划中,要优先考虑电力通讯电源的问题,通过相应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力通讯电源可以符合相关验收标准。
1电力通讯电源概述
电力通讯电源是电力通讯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在电力通讯领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通讯电源逐渐出现全新的技术,并且大量应用于通讯领域中,使得整个电力通讯行业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从而引导电力通讯行业逐渐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正常情况下,电力通讯电源需要集中供电,在这种模式下,电力通讯电源设备通常采取开口型铅酸蓄电池以及可控硅相控整流器。集中供电模式下的电源整体存在重量较高的情况,并且体积也很大,长时间供电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酸雾对周围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电力通讯电源技术的特点
第一,小型化。电力通讯电源通常以小型化和集成化为主要特点,通讯电源设备体积越小,在实际运用中就会越灵活,并且适用范围也更加宽广,所以伴随电力通讯电源技术的发展,小型电源设备在整体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
第二,高频性。国内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为了降低电能的无端损耗,科研人员通过多项研究不断提升通信电源的整体效率,保证电力通讯电源具备高频优势,可极大的节约国家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
第三,稳定性。电力通讯电源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在工作中维持电压的稳定性,防止在正常工作中出现因为电源电压出现剧烈波动而影响电力通讯系统设备的工作性能。
第四,可靠性。电力通讯电源要在工作中实现高效与稳定的工作状态,就需要依靠自身独特的稳定性。在电源出厂后需要对相关性能指标予以检测,确保电源相关参数正常,使得电力通讯设备可以正常进行作业。
3电力通讯电源新技术指标
3.1可靠性
可靠性通常是根据电源设备在长时间内运行状况来判断的。受到系统本身牵涉多种设备涉及多个地区的原因,所以不能出现断电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电力通讯电源需要为尽可能多的设备提供电力供应,并且依靠自身相关的程序设定,可以保证在遇到通讯系统出现故障时依然可以正常的运转。在依托结合蓄电池以及整流器并联源浮充供电的方式下,可以在直流供电中,高效发挥其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2稳定性
在正常运作环境中,电力通讯设备需要保证电源一直处于稳定的电压状态下,并且电压波动处于可控范围内。如果电压出现波动较为剧烈的情况,会对整个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以及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还会对串联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要想保证电力信息的稳定传递,就需要将电源电压稳定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3.3小型化
伴随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在小型化的发展路线上逐渐成熟。在小型化不断发展的当下,电力通讯电源也在向着小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当技术不断成熟时,就会使得通讯电源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进而实现电力通讯行业的多种运作方案。
3.4高频率
受到近些年电力行业发展的原因,使得电力系统线上设备逐渐增多,系统压力也越来越大,高频率电源可以在这一点上做出很好的应对,并且在整体能耗上有所降低。在高频率电源普遍运用后,可以帮助整体系统降低能耗,在以往的方案中通常会采用相控型整流器,但是这种方案并不理想,并且导致整体运行能耗偏高,因此想要降低能耗就需要采用高频开关电源。
4电力通讯电源中新技术的应用
4.1高频开关整流器
高频开关整流器通常是为了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而存在的,想要提升电源的工作效率就需要相应的高频开关技术予以支持。高频开关整流器一般是通过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输入PFC电路,将市电转化为平滑的直流電,在依靠高频逆变电路,转化为超高频率的交流电,之后通过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帮助整流其转化为低电压的直流电源,从而更加适合通讯设备的应用。
4.2免维护蓄电池
在正常电力通讯系统中,通常会运用开口型铅酸蓄电池。这种电池在正常使用中会出现充电分解以及水蒸发的情况,所以需要经常性的往电池中加入蒸馏水。开口型蓄电池在充电终期,由于水的分解而产生氧气以及氢气,气体会携带酸雾,对周围环境以及设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这种电池的应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免维护蓄电池的出现,使得上述情况大为减少,在优化了系统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的同时,消除了传统蓄电池的弊端。免维护蓄电池采用内部氧气复全技术,使得内部电解液的损耗显著降低。
4.3防雷技术的应用
雷电一般是引起通讯设备损坏以及系统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环境中,电力通讯电源会遭遇雷电,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手段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雷电一般包括感应雷和直击雷,感应雷通常会在瞬间形成较大的感应电压,并且对设备造成直接损害。直击雷是以快速通过的电流对设备造成影响。通过新技术在电源内部施加多层防雷设施,从而保证设备可以免除雷电的干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电力通讯电源技术已经大范围的运用并且后续升级技术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使得通讯电源技术的水平也在日益提升。当下通讯电源技术的主要方向在于免维护蓄电池、高频开关整流器、防雷网络等方面,依托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电力通讯系统持久高效的运行,从而帮助国家的电力通讯产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郭巍.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其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2):115-116+119.
[2]苏凯.电力通信电源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01-102.
[3]王家华,马进.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其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2):213-215.
[4]苑超,李伟,徐晓寅,赵子齐.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10):160-161.
(作者单位:国网丽水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