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19-10-21唐先成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唐先成

摘要:语文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个体特征、兴趣与爱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去交流,从而获取到语文知识,通过语文教师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效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语文教师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师认识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课标明确把该学科的地位与重要性清楚表述,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放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对自己的熏陶,感悟到语文学科的内在魅力,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统一,不能只注重人文性,而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这二者是相互影响,高度统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合作探究,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运用,还是沿袭过去那种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人文精神的灌输,而要求学生对字词句方面的学习,就显得较为薄弱。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在表面上做文章,在公开课、组内研究课,尽量让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没有明确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后应该达到何种学习目标,该怎样去学习等,语文教师没有给学生交代清楚,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虽然学生在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看似热闹非凡,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但是学生只是说笑,没有真正对问题去思考,去谈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对语文中优美语句的欣赏,去揣摩摩,去品味,欣赏能力得不到提高。

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获取到语文基础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师所组织的学习活动,要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要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驾齐驱,扎实融入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二、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平台,引导去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去经历获取语文知识的整个历程。因此,语文教师要预设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建构方式,尽量摒弃给学生知识的硬惯,让学生被动式去接受知识。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倡导“课堂是学生的”理念,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成为学习知识主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怎样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该做些什么,如语文教师如何有效揭示新的课题,如何揭示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怎样去解决好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成性问题等,只要语文教师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得到体现。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文章的朗读与理解,可以指导学生自由选择文章的段落,去多次朗读,读出情感,读出味道,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组织学习活动,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有效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好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

三、语文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新型方式,它要求全班学生都参与,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这种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组内竞争,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去解决好问题,较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笔者认为:

1.做好学生的分组与分工。语文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情况,以及学生所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等情况,了如指掌。合理将全班学生搭配,分组小组,建议每个小组的人数放在四至六人最为适宜;语文教师要落实好小组长,及其小组长的职责,指导小组长在组内探究、交流时,该如何去组织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做到组内学生人人发言,畅谈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2.明确合作探究的目标。学生在组内合作探究主题,一方面来自语文教师预设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尚未解决、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作为学生组内探究的主题。落实探究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好比大海中船航行的航标。

3.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要做到认真听取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梳理自己该发言的主题,从哪些方面来发言;同时,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去和学生活互动交流。

4.语文教师要适宜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与学生一道共同学习,这样,教师可以有效对组内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监督,能够及时获取到学生合作探究中的信息,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于帮助与指导,让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合作探究。同时,语文教师可以较好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寻找途径与策略的,思考正确的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使用了哪些措施与办法解决的。除外,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及时进行评价,评价时,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的结果等方面去评价。

总之,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搭建合作探究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强化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浅析小學语文教学策略;《软件:教学》2014年 第10期;向元勇

[2]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 第6期;刘竹梅

[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策略;《课外语文:下》2017年 第3期;邹杰华

[4] 浅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年 第4期;李莉芬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凉风完全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