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2019-10-21姚建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教学

姚建萍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优势凸显不足,根本原因在于高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对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相关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學习兴趣;

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运用了计算机技术,社会发展对人们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已成为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提高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是目前教学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学生学习情况

高职学生的生源主要是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因此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要相对薄弱一些。高职生入学年龄差不多16岁,因此思维比较活跃,但自制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目标,在学习上过于随意没有计划性。一些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所以现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觉得过于简单,因此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紧跟教师的上课节奏,最后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有些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觉得比较重要,但是由于学习能力不强基础较差,因此很难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上不专心听讲,不做笔记,不思考问题,不积极做作业,只是一味地混课堂,这样的学习状态肯定是学不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滞后性

目前高职学校采用讲授形式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依然为主要方式,教学理念还是固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学灵活性缺乏,学生的主观思维很难及时得到锻炼,因此他们对教师的依赖会逐渐增加,最终他们会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领,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然而,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

2、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在高职学校中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极为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开始阶段就先介绍理论知识,然后逐一解释,接着在教学过程中将涉及到的操作技能进行演示,学生再模仿进行操作。在这个环节,学生的探究操作较少,只是机械性的学习。

3、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缺乏融合性

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融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新生在入学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每周4节课,根据调查,高职校教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90分钟内讲完理论知识再讲操作,等教师把知识点讲完,学生已没有很多时间进行实操练习,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出现实践与理论调配不合理。

三、提高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兴趣方法

1、采用分层教学

高职学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制定教学方法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潜力老师要去充分地挖掘,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研究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放低要求,让其完成针对知识点相对较简单的任务。对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他们增加拓展任务,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创新性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又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

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到了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例如:我们在讲到EXCEL函数知识时,我们可以先布置任务让学生统计自己在本月的收支记录,并录入到ECCEL表格中,最后可以用多少种方法来求本月每天的余额。实现方法有多种可以让学生事先自己去研究和探索,然后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演示他们研究出来的方法,教师最后再补充学生未涉及到的方法。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学习枯燥的局面。

3、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记不住操作过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手机不认真听讲,又因为上课时间短暂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教师们将自己制作的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过程做成微课上传至网络平台上,并且还有相关的课后练习与讨论,学生可以通过网格教学平台进行自行学习,这样就能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随时查阅和复习,网格教学平台还设置了测验环节,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相关知识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效地将信息化资源和该课程知识点相结合能让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基础好的学生也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效的实现了课堂外的教学延伸。

结束语

现如今,计算机基础知识渗透在各行各业中,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改革,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利用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课,为国家培养出相应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信息记录材料,2019(7)

[2]孙朝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考[J],甘肃科技,2018(10)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