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21殷方云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BIM技术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殷方云

摘要:“安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永恒话题,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全方位的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BIM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施工提供安全的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一、BIM技术概述

(一)BIM技术定义分析

BIM技术,主要是以建筑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

(二)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当中的应用必要性

BIM技术在应用于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促进了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变革,在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能全面管理建筑施工成本预算、能耗情况、施工情况以及数字化加工、资产管理等方面内容。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设计和施工当中BIM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也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虽然在建筑行业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也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但就我国建筑业整体发展而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及时处理。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34起、死亡84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增加42起、上升6.1%,死亡人数增加33人、上升4.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施工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每次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每年,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造成数千人死亡,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表明安全问题严重。近年来,建筑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但同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目标是整个项目实现的最重要目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荣誉及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目前更多的建设项目仍然使用旧的管理系统,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完全采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二)部分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教育和移交不到位。

(三)由于许多工程项目使用的安全管理方法相对落后,有必要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积极推进基于国内市场形势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部分施工现场监督的监督制度与假人监督制度相当,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监督作用。

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特性

(一)模拟性

BIM技术能够模拟建筑现场的地质环境、裂缝以及沉降等情况,进而对建筑结构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BIM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可以对存在危险性的工作进行模拟实验,从而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二)协调性

建筑施工中会涉及到多种专业的交叉作业,施工中各阶段都会存在安全上的隐患,难以避免会出现事故,因此,对于事故原因的调查才是关键,防止以后相同事故的再次发生。具体操作就是首先要对现场做好保护工作,然后利用BIM技术进行现的扫描并进行情景再现,从中找出引发事故的原因,及时做好防范的措施。

(三)可视性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促进建筑可视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包含着很多的建筑物理信息与功能信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BIM模型的应用,有利于对所需的信息进行提取,这对现场安全布置,各类防护搭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优化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建设过程属于一个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BIM模型能够提供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包含几何信息、物理信息等,同时对BIM模型的应用,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以及优化,从而有利于优化管理决策。

四、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把二维建筑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

利用项目现有的二维图纸,建立其三维模型。三维建模主要分为场地建模、土建建模、设备专业建模,最后整合,形成全专业整体模型。与传统三维模型不同的是,BIM信息模型为一个完整的三维模型,各种平、立、剖面图只是各方向的二维剖切图,多视图的三维设备布置,同时有多重尺寸进行精确定位,从而生成正确无误的整体模型。所有建筑表皮幕墙、结构梁柱、设备管道都以三维方式分图层置于一个BIM模型中,这样非本专业人员相较于原二维图纸能更容易读图,也更方便各专業人员的协调沟通。如在传统CAD图纸中,复杂的钢筋节点有时是平面图要结合多个剖面图才能表达清楚,BIM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可把相关的复杂钢筋节点做出真实空间比例关系的BIM模型,其真实的空间尺寸和360°的视角可以让人清晰地识别复杂钢筋节点的结构。

(二)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借助BIM技术能够将施工中存在的很多不安全因素及时挖掘出来。在针对比较危险的关键区域或者进行关键性的施工操作时,需要围绕某一个具体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规划,BIM技术能够对整个措施进行模拟,分析出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规划出具体的操作流程,确保在实际施工中的实用性。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模拟的结果能够在具体操作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矛盾或者问题,需要在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时确保动态化的效果。

(三)识别危险因素、划分危险区域

识别危险因素是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要环节,通过危险因素的识别能有效加强对项目不同环节的安全控制力度。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优势搭建可视化模型,将整个建筑项目中关联到不同流程全面立体进行展示,对其中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因素一一列举,为后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工作。划分危险区域能更好应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更有效地规避可能带来的损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在明确施工可能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基础上利用BIM技术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对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时间与区域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结果来制定不同危险区域施工进度。对于已经明确的危险区域需要安全管理人员保持高度重视,做好相应标识与提醒的陈设工作,并针对施工作业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及时调整好安全工作,将施工中可能引起危险的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排除,切实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四)安全交底及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管理

传统安全交底模式,只是安全负责人对工人简要说明,可视化程度低,工人接受程度不高,一些危险地段施工应该注意的地方亦做口头说明,工人无法切实感受到施工现场的危险性,也无法直观地感受危险源的存在,结合BIM技术,将施工现场中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进行标识,将BIM模型导入VR设备中,使用VR设备对工人进行交底,让工人对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切身感受到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存在。通过BIM结合VR技术对工人进行交底,工人便可更好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将安全隐患存在点及其危险程度深植脑中,施工时远离或接近危险源时提高警惕。通过VR模拟安全事故发生的场景,以便了解危险发生时如何应对以及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保证自身安全。

五、结语:

总之,安全管理作为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各建设单位均对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足够重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进行创新,进而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2]凌敏.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居舍,2017(19):102

猜你喜欢

BIM技术安全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