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9-10-21方淑珠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方淑珠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学观念逐渐渗透于中职教学发展理念。分析社会现状可知,教育改革并非一日之功,其需要针对院校环境及人才需求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层层递进,从而实现教育的进步。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中职院校方面应当在原有基础上采取相关优化措施,实现真正的人才教育。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教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不仅需要在理论体系的教学上进行完善,其在实践教学上也存在不足之处。中职教育相对于本科教学,其教学时间更短,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应当与本科教学区分开来,在教学模式上也应当给予创新,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环境的优势,切实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将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不足出发,探讨相关改革措施。

1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傳统教学模式对于中职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此,院校方面应当客观看待传统教学,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发展[1]。与此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更新教学思维,全面促进中职院校教学面向更高水平发展。

1.1教学形式灵活度不高

在现有中职机电一体化教学环境下,其教学形式受大班教学所限制,可操作性不强。在理论教学中,大班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取长补短,进行自我提升。而在实践课教学中,通过创立实验小组可有效缓解教学管理压力,但实验小组的创建并无实践依据,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不利于学生相互促进。在此种教学环境下,教学形式的自由并非是灵活度高的体现,相反,其暴露了学习氛围松散的缺陷。

1.2课程设置缺乏独立性

针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上,院校既要兼顾中职教学要求,又想效仿高校进行教学,因而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专业性分析,无法促进中职院校的特色化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机电一体化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计以及与电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为迎合文化教学要求,还设立了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加上教材管理体系的不足致使中职教育趋于无序化发展,对高校教学的依赖导致其教学缺乏独立性,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1.3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不足

机电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学器材与设备。机电一体化实践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学生人身安全。因而,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学生思维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难以开拓自身视野,而缺乏实践操作的支撑,其知识应用能力难以提升。时代发展为教学提供的现代化工具,仿真模拟软件可有效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进行现代化技术的教学,然而,院方在进行资源引进及师资建设上缺乏时效性及执行力,导致现代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无法发挥其自身教学优势。

2中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2.1师资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支撑能力,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中职院校应当以社会视角进行师资建设[2]。首先,应当建立教师与社会的联系,相对于进行教师在名校之间的交流,教师与机电工业企业的交流可进一步拓展教学视野,在中职院校中,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操作上缺乏实践经验,并缺乏对社会环境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派遣教师前往社会相关企业实践一周到半个月。其次,院校应当及时进行现代化技术应用的培养,提升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最后,中职院校应展开一系列教师活动,培养教师耐心,也可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并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整理学校及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2.2优化教材管理模式

中职院校教材一般由校方统一制定,对过往经验依赖性教导,缺乏对机电专业的针对性研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机电专业进行专业化管理。首先,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整合理论性教材,缓解教学压力,也可综合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次,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上,应当结合机电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优化,从而那个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就业范围,在上岗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工作。最后,学校应当设立专业的教材分析部门,结合机电教学要求选取教材,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可参与教学材料的编著,从而可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应当加强教材的信息化管理,将教学价值较高的案例录入教学系统,在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时可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2.3加强设备操作教学

机电一体化教学需要学生能熟练操作机电设备,但受限于客观因素,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并无法满足人才需求。对此,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资,为设备操纵教学奠定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整合硬件设备进行教学设备的蛇精。如在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可引进控制模块NIELVISRIO与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可进一步促进教学设备的升级,可弥补定制电路的不足,也可弥补原有可编程器件在门电路数上的不足,从而可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NIELVISRIO控制模块的优势便可在学生运行实验教学中得以强化,学生可在控制模块上运行实验,也可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故障排除,进行机电分析,可切实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3]

2.4创建小班学习模式

学习小组在学校教学中应用范围极广,但在学习小组创建上缺乏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小组教学意义的发挥。因此,可试行小班教学。小班教学根据教学知识进行分班,不同的班级学习不同的内容,并录制视频,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上,其余小班通过信息平台参与教学,在推广小班学习模式时,小班成员可进行一定的调整,但避免学生流动性较高影响教学效果,可设定教学周期,从而保证教学稳定性。

结语

中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对此,学校可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促进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研究,在教材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课程设置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提升,也可为学生创造无限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1] 金艳.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J].职业,2019(25):80-82.

[2] 郝景龙.基于茶学文化视角研究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传播力研究,2019,3(12):184-185.

[3] 张网宝,冯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探析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基于德国IHK机电一体化师培训成果[J].江苏教育研究,2018(Z6):23-26.

(作者单位:南宁市武鸣区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机电一体化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