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9-10-21朱晓晴
朱晓晴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的基本要求,加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阶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工艺选择不当、材料不符合要求等,不仅影响节能改造的工期,同时达不到节能改造的效果,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文章阐述了当前阶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效果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主要问题;对策
建筑作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建筑在运行中的总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五十,且建筑运行能耗中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建筑在节能上满足不了当前阶段的基本要求,超过一半的建筑能源消耗过大,需要加强节能改造。比如,大量建筑存在保温隔热性能差、室内结露现象、热量供需不均衡等现象,能源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为人们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不仅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当前阶段人们对居住建筑的基本需求。
一、当前阶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程度不足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更加紧迫,但是很多人认识不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在宣传力度、改造范围,改造效果等方面达不到预期要求。不仅如此,人们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节能改造的质疑阶段,在工作开展时主动性较差,不能有效发挥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影响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际效果。
(二)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我国目前虽已推出部分针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但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尚不完善,地方主管部门对已有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夠,从而影响了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推进。要推动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就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去加以规范约束,甚至是强制执行。
(三)既有建筑节能检测鉴定不达标
我国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规范依然有不少问题,和传统的结构检测方式相比,整体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测鉴定程序得到了简化。但是,进行鉴定评估时,主要体现在结构评估上,缺乏对结构整体可靠性进行有效的判定,在采用的评估方式上多停留在半概率极限状态层面,缺乏对结构可靠性的有效测量,影响评估的实际效果。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中,近似概率法的应用是一种创新,我国在这种方式的应用上仍有所欠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待提升。不仅如此,我国在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规范的监管力度上不够严格,各项工作的落实较差,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规范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努力探索。
二、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策略
(一)推行节能交易机制
将节能效益转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上流通,可以扩大节能融资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快速实现节能改造。同时可以从市场上获取有用信息,将节能改造的意义和价值深入发掘,让更多的主体了解并看到节能改造的作用,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节能交易的基础是确保交易主体以及分配的节能量多少,节能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方面是从宏观把握,将节能改造发布的任务用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并且设置上限标准,根据节能量的上限标准以及各地区经济差异的不同来确定分配额。另一个方面是从微观把控,即节能改造的主体,在主体进行节能改造环节中确定节能目标,并将多余的节能量作为商品转售出去,赢得运转资金。
(二)合理采用技术措施
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通常需要多种内容的结合,比如功能改造、结构加固以及环境综合整治。居住建筑在结构类型、节能要求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在节能技术措施上不尽相同,要根据改造对象的基本特点,确保改造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改造过程中,要优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提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性和环保效果。在节能改造过程中,要注重材料的防火性能,确保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加强保温材料的防火设计。严格控制节能改造的使用材料,加大材料质量的检查力度,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做好节能改造材料的台账管理,建立明确的材料领用制度,确保节能改造材料的规范化发展。在节能改造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做好质量监督和控制,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三)做好住宅居民的配合工作
在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居民搬出屋外的,但是同样离不开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在开始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居民清楚节能改造的好处,这不仅可以提高冬季室内的保温效果,还可以提高居民日后的生活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改造施工会对住户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施工工序要入户施工,如阳台改造等,不仅有噪音,而且有时会断水、断电,还可能会损坏住户原有的装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居民的协调工作也很重要。
(四)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机构
节能服务团队的专业性很强,但是因为这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经验还不足,一旦发生信息不匹配就会造成节能改造朝着逆向方向发展,造成节能改造团队偏离既定目标形成恶性循环,收益降低。所以要针对目前情况制定出强有力的资质申报体系以及具体的规定,节能改造团队将相关资料备份形成归档,只需要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起到咨询和安装的功能即可。这对市场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并使节能改造走向持续发展道路,收益越来越显著。
(五)合理设计节能保温墙体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保温墙体的设计。在工作开展中,要对墙体的长、宽、高有明确的认识,根据实际测量的长度和宽度,选择适当的节能材料。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施工方案,将保温材料和节能材料融合,在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提升墙体的节能效果,避免不同的材料因缝隙过大造成开裂的情况。在进行建筑物墙体改造时,要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墙体内部结构材料能够有效结合,保温材料和墙体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合理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问题愈发明显,更多的单位和企业投入到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中,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当前阶段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融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理念,这对技术人员节能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力度,注重节能改造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健全节能改造工作管理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家昌,朱传晟.建筑墙体保温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
[2]李雅文,丁纯刚,等.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J].住宅科技,2014,34(2):158-160.
[3]张永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施工现场问题和对策分析[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3(4):56-57.
[4]梁淑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201-223.
[5]刘喜喜,李月轮.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J].山西建筑,2014,40(32):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