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2019-10-21高小娇
高小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与再就业能力的需要。从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来看,我国需要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然而近几年,针对我国中职教育存在生源减少、质量低下以及学校内部因素影响等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生源 困难 竞争 对策
一、生源数量减少
生源减少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教育种类选择的结果。在我国传统观念里学历文凭是衡量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大小的唯一凭证。人们更愿意从事管理类、科学研究类等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做技术工人。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唯文凭论成败的现象,职业资格证书几乎落入有名无实之中。这些都不利于中职生的就业,同时也打击了一些初高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阻碍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由此看来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生源数量减少是指中职招生的人数相对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减少而言的,这可以从2013-2017年五年间全国普通高中和中职招生的数据对比中清楚地看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职招生人数从2013年到2017年逐年减少,2014-2017年分别下降8.15%、3%、1.3%以及1.84%。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2014年下降幅度明显,之后4年趋于稳定的状态。不难看出,初中毕业人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招生的规模。初中毕业生2014-2017年分别下降9.48%、上升0.3%,、上升0.44%和下降1.85%。2013-2017年初中毕业人数下降幅度远大于上升幅度。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之间、各个中职学校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现象越发严重。
二、生源质量下降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按目前初中的办学模式和水平,初中毕业生不能全部进入高中部学习, 筛选下来的学生素量越来越差。然而,生源质量的下降,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中职学校系统内部因素对招生的影响
首先,中职学校的招生存在部门和地方的保护行为,有些地方政府为保证所属的职业学校有足够的生源,不惜向所属中学下达供应生源的任务,甚至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完成考核,这些人就违规操作生源走向,既损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也破坏了中职院校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其次,中职学校的硬件落后,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不合理,既无优势又无特色可言。在中职教育方心未艾的今天,各类院校雨后春笋般出现,泥沙俱下,参差不齐。同时,中职学校的专业存在同质化竞争,特色建设能力不足。
应对策略:
一、积极引导弹性学习,大力推行多证书制。在学分制条件下,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 取得毕业证书、专业证书或技能证书(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三种不同证书。三者在学习内容和时间方面存在连续、递加的关系。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要秉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胸怀,努力践行“中国制造2025”,弘扬工匠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开展订单教育,校企紧密合作,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订单交易就是要按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以市场定专业和课程。学校要全面及时掌握社会需求,做到需求前馈和闭环处理。如此,一方面使学校教育目标明确,强化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增强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后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吸引生源,使学生能够更加专心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职院校既需要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更需要充分发挥创造创新活力,勇做新时代中职教育的追梦人。
3、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拓宽中职升学渠道。
中职教育吸引力之所以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衔接体系不完善。目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大多数中国家庭对孩子学历的预期,甚至部分家长认为上了中职孩子的学习生涯就结束了,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供孩子上普通高中。另一方面中职生自身缺乏毅力,放弃继续提升学历,得过且过,妄自菲薄,想着先就业。然而踏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是沧海一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生对学历继续深造的期望越来越迫切。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为其提供上升渠道,来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只要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人人都能够成为大国工匠。
4、提高中职生職业规划能力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过程。中职生作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提高其职业规划能力对提高学校就业率大有裨益。事实证明,被动接受极少带来明显的行动效果。所以我们要依据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合理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倾力帮助每位学生书写各自人生不一样的华章。
【参考文献】:
【1】陈胜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成因与对策研究[D].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