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策略

2019-10-21侯永丽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策略

侯永丽

摘 要:抽象的化学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着一定难度,教师要想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概念或者知识点简单化以及形象化,促使其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阐述一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手段以及方法,促使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并且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大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再秉承传统理念,而是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中,不仅提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了会学,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了其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情境高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青睐,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很高。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常常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高效导入课堂教学,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怀着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化学知识学习氛围中,有效提升他们化学学习效率。中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学习积极性很高,对待化学学科以及知识的态度有所不同,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金刚石、石墨、C60”一节时,初中化学教师便展示出钻石、金刚石等图片,说道:“同学们,图片中的物质大家都认识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相似性质的材料呢?”学生立即展开思考,对课堂中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后说道:“其实金刚石、石墨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同性质的碳,虽然因其性质的特殊性被应用在不同领域,但是常常被人们忽略掉其本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究一下这些物质吧!”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几张熟悉的图片创设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化学学习效率。

二、列举经典案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作为具有科学性质的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能够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初中化学知识通常是经过几代科学家共同努力探究总结出来的知识点,科学性较强,然而初中生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化学知识的科学性理解起来还不是很充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借用一些经典案例,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案例认识到化学知识探究的意义,同时形成人文素养,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节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便说道:“同学们,从前有一个科学家叫做波义耳,他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浓硫酸滴在了紫罗兰植物上,惊喜地发现紫罗兰变成了红色。刚开始,他认为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当他重复地将浓硫酸滴在不同的紫罗兰植株上时它们的颜色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学生正听得入迷时,教师道:“同学们,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你们会怎么办呢?会认为这是偶然现象,不予理睬,还是尝试继续探究这一器官的现象呢?”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教师继续道:“波義耳通过无数实验证明的这一原理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见一名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用一双善于发现不同的眼睛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学生若有所思,并且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人文素养。

三、组织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对于化学来说十分关键,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无所谓化学。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可以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发他们实验热情,促使他们在实验中能够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提升实验素养。初中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化学学习热情很高,主动意义很强,愿意积极地动手完成实验操作,既能够提高化学实验兴趣和效率,又能够提升化学综合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制取氧气”一节时,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为其以后奠定了基础。课上,教师先将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原理讲解给学生,促使他们对如何制取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随之便说道:“同学们,接下来,大家可以使用眼前的实验装置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合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并且组装实验装置完成实验探究活动,成功制取出氧气!”学生立即展开实验探究,根据教师教授的制取方法和小组成员积极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和谐氛围中完成了实验探究活动。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并且通过亲自动手完成了实验操作,逐步提升了他们自身综合能力,同时领悟到实验探究带来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养成了实验探究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借助问题引导,锻炼学生思维水平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有效锻炼学生思维水平的手段,能够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过程中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借助问题引导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环境中思维得到发展,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初中生对于一些问题的探究欲望较为强烈,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们便会积极思考如何回答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提升其化学学习效率和思维水平帮助极大。

例如,学生在学习“燃烧和灭火”一节时,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借助问题引导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同时有效锻炼和提升思维水平和能力。课上,化学教师播放了一些人们在日常生活得到火的视频,问道:“同学们,他们在使用什么方法将火燃烧起来呢?”学生纷纷做答,教师随后又提出问题:“燃烧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继续思考问题,并且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教师顺势带着他们共同分析刚才的视频,促使其自主得出燃烧的条件,认识到燃烧并不是肉眼看到那么简单,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借助问题引导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同时有效提升思维水平。

言而总之,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参加化学活动,既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也能够使之感受到化学学习的意义以及魅力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林勇胜.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师,2017(26):52-53.

[2]单玲.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1):163-164.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