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格构柱式塔吊基础的施工
2019-10-21史加庆
史加庆
摘要:本文从格构柱式塔吊基础的组成、设计计算、施工过程、构造要求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施工格构柱式塔吊基础。
关键词:格构柱;塔吊基础;灌注桩;腹杆
随着城市的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必将越来越少,地下空间建筑必将越来越多。大型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前的基坑支护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水平支撑梁等施工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多,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技术,这些都需要塔吊能尽早投入使用,减少劳动强度、提供工作效率。目前通常情况下是在地下室底板下施工塔吊基础,这既需要单独为塔吊基础挖土、支护,又耽误使用,采用格构柱式塔吊基础既可提早使用塔吊又比较经济。
一、格构柱式塔吊基础的组成
格构柱式塔吊基础由埋于地下室底板以下的灌注桩、底部插入灌注桩的钢格构柱以及上面钢筋混凝土承台组成。钢格构柱由角钢主弦和缀板焊接而成。钢格构柱之间用槽钢水平腹杆和横杆拉结加固。
二、格构柱式塔吊基础的施工
(一)格构柱加工制作
格构柱可在加工场制作,成品后运往工地。格构柱制作时必须要保证焊缝的质量、长度及尺寸按要求加工。格构柱焊接完成后放置平稳,要求不能引起格构柱的变形。
(二)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钢筋笼严格按图纸要求制作,各项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纵筋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须≤50%;错开长度须≥35d且不小于500mm。钢筋笼在制作、运送和安放过程中,不允许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根据具体的塔吊位置测放孔位,钻机就位钻孔,在钻孔过程中必须经常测定护壁泥浆比重、含砂率、粘度,合理控制泥浆的性质,以保证在孔壁稳定的情况下泥皮厚度最薄。在灌注水下砼前,应进行二次清孔,塔吊桩孔底沉渣≤50mm。在距孔底0.5m深度范围内的泥浆比重不得大于l.20,并应控制含砂率及粘度。
(三)格构柱与钢筋笼结合
格构柱与下部钢筋笼的主筋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格构柱与钢筋笼搭接后,不得斜放插入孔内,应使用汽车吊将其吊入桩孔内。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桩孔中心垂直缓缓下沉。格构柱下放到设计标高后,确保在孔内居中,采取可靠固定措施,严格控制格构柱在垂直与水平二个方向的偏位。
待格构柱与钢筋笼焊接牢固后,对桩孔进行清孔,符合要求后半小时内必须灌注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直至成桩完毕。桩身灌注充盈系数应控制在大于1.10,桩身混凝土为水下混凝土应比设计标号高一等级。
(四)砼承台施工
施工上部钢筋混凝土承台,同时预埋好塔吊基础节,确保塔吊基础节预埋牢固,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碰撞,并加以观测,避免偏位。
(五)腹杆加固
土方开挖时,塔机钢构柱周围的土方应分层开挖,随挖随加焊斜腹杆及水平腹杆,斜腹杆与格构柱成45°。焊接连接时要保证焊缝饱满,要达到一级钢结构焊缝的施工标准。在土方开挖至坑底时,用空压机凿除底部格构柱上的混凝土,并及时焊接腹杆。
三、格构柱式基础的构造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焊接必须由专业人员焊接,满焊且焊缝高度为10mm。缀板与腹杆的连接做法为以腹杆外边线与缀板满焊。缀板与角钢的连接做法为以缀板的外边与角钢满焊。
(二)腹杆连接处与格构柱焊接时,需补垫板以保证腹杆焊缝长度和焊高。
(三)格构柱锚入桩基中的长度不小于3000mm,且格构柱深入桩的部位桩箍筋要加密一倍。
(四)灌注桩顶部的加灌高度不小于1m。
(五)为减少格构柱和底部灌注桩的受压竖向力,塔吊承台在条件许可时可做成十字形承台;若采用正方形承台时应在承台内设置暗梁以改善其整体受力性能。
(六)格构柱未焊接腹杆之前严禁超挖,同时严禁挖机靠近格构柱,以免碰伤格构柱,格构柱周边2m范围土方采用人工对称开挖,不得单侧开挖。
(七)地下室底板钢筋施工时,钢筋穿越格构柱,格构柱的截面削弱不得超过相应角钢、缀板的30%,否则需绕过相应格构柱。
(八) 格构柱和腹杆的表面应做防腐处理:即表面采用钢丝刷、砂皮除锈,底漆为铁红防锈漆二道,面漆采用银粉漆一道作为保护层。
(九)格构柱穿过地下室底板时,在格构柱上焊接钢板止水环。
(十)塔吊基础施工结束后应在四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完成初始高程测设,在上部结构安装前再测一次,以后在上部结构安装后每月测设一次,发现沉降过大、过快、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汇报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分析处理后,方可决定可断续使用或不能使用。
(十一)在塔吊使用阶段,定期(每半月一次)检查格构柱焊缝的质量,有无松动,如出现问题停止塔吊使用,待修复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结语:
采用格构柱式基础的塔吊可以在基坑开挖前及时安装使用,这种组合基础形式受力明确、安全适用、施工方便,而且基础中钢筋、预埋件、格构柱以后大部分可回收利用,绿色经济环保节能。
参考文献:
[1] 《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2]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3] 《混凝土灌注高桩承台塔基的研究与应用》 建筑安全,2010